#山东##东营##东营区##古代传说分享#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唐王东征与“东营”地名由来
东营区名称的起源与唐王李世民东征高句丽的历史传说密切相关。相传唐太宗率军途经此地时,设立东营、西营两处驻军营地。明洪武年间移民迁居,逐渐形成村落,以“东营村”命名。
1961年胜利油田“华八井”在此钻探成功,东营村发展为石油重镇,1983年正式建市时沿用“东营”之名。
如今,东营村旧址已改建成东营社区,成为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此外,东营区境内与唐王东征相关的地名还包括 哨头、辛店、唐头营 等,形成一条古代贝壳堤上的文化遗迹链。
二、盐垛斗虎:丰收与祥瑞的象征
起源于东营区龙居镇盐垛村的民间舞蹈“盐垛斗虎”,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光绪年间,村民张凌云为谋生仿制虎头道具,结合武术动作编排斗虎舞蹈,逐渐演变为祈求丰收的仪式。
表演包含“老虎出洞”“发威”“下山”等动作,伴奏以独特的“老虎通”鼓谱。1944年八路军攻克利津县城时,斗虎队曾为祝捷大会表演,后成为节庆活动的重要传统。
此舞蹈不仅承载移民文化的坚韧精神,更象征劳动人民对吉祥安康的期盼。
三、龙居店传说:赵匡胤除恶
五代时期,龙居店村原名“郎家村”,因恶霸郎屠夫横行乡里得名。传说赵匡胤兵败后途经此地,听闻民怨,设计擒杀郎屠夫,为民除害。赵匡胤称帝后,村民为纪念此事,将村名改为“龙居店”,寓意为“真龙天子曾居此地”。该传说融合历史人物与民间正义观,至今在龙居镇广为流传。
四、四季花神与东海女神:自然崇拜的化身
1. 东海女神(东海老母):相传东营海域有供奉“东海老母”的神坛,渔民出海前必祭拜,祈求平安与丰收。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女神诞辰,民众燃篝火、唱祷歌,形成独特的海神信仰。
2. 四季花神:东营神庙中供奉的四季花神,传说中掌管四季更迭与农作物生长。春播花香、夏赐阳光、秋赠稻穗、冬饰雪景,体现农耕社会对自然的依赖与感恩。
五、蟠桃岛与黄金蜈蚣:仙境与灵兽传说
1. 蟠桃仙子:东营蟠桃岛传说有仙子守护,岛上蟠桃树结出的果实可延年益寿,象征福祉与智慧。仙子常年护佑百姓,成为民间祈福对象。
2. 黄金蜈蚣:清明节时,体长三米的黄金蜈蚣现身,足迹洒落金光,预示吉祥安康。此传说融合节令与祥瑞意象,反映民众对自然生灵的敬畏。
六、华八井与石油传奇
1961年,东营村附近钻探出胜利油田首口高产油井“华八井”,标志着中国第二大油田的诞生。
这一事件不仅改写东营历史,更衍生出“石油精神”的现代传说,如工人夜间见油龙腾空、井喷时异香弥漫等故事,成为工业文化的重要叙事。
七、萧神庙与导航神迹
原属利津县的萧神庙(后划归河口区)虽不在东营区境内,但其传说影响深远。清代商船遇险时因红灯指引脱困,船主遂建庙供奉水神萧伯轩。
庙中红灯为海上导航标志,对联“朝朝朝朝朝朝朝,长长长长长长长”暗含潮汐规律,体现古代航海智慧。
八、铁门关与凤凰城
利津古城别称“凤凰城”,因城池形似凤凰展翅,西出城门的三条官道如尾翎。铁门关作为明清河海联运码头,传说有“没尾巴老李”(黑龙)护佑山东籍船客,形成“开船前问有无山东人”的独特风俗。
东营区的民间传说涵盖自然崇拜、历史事件、人物传奇及工业文化,既保留黄河口移民的坚韧性格,又融合多元文化交融的印记。
这些故事通过口述、舞蹈、地名等形式代代相传,成为地域文化认同的核心载体。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小编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