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蒋淑芬 郴州报道
一次次望乡,许期限与期限。
4月初,风扯起袖子一声吼:“春天,去北方!”
去通天山的路,很长很长,这就像,在城市受伤的孩子,一路寻来,掩藏不住的仆仆风霜。
撒腿逐日,伸手捧风,绕山路十八弯,直抵通天山腹地,顺着风吹来的方向,把心交给通天山去保管。
这一春,初次探访通天山,沿途所见所闻所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遂记录成文,与君山河共览。
山光物态弄春晖
通天山的风,很恣意,无拦挡,吹在脸上,如刀割一样,若衣着单薄风中凌乱,会不由自主地钻进车厢,借车驱寒。
也许,就是在经历了有多冷过后,才会察觉通天山的闲美风物,有多暖。
广袤沃野,乘兴而行,千与千寻,或东或西,或南或北,行走如风,能走多远就多远。
时值4月初,放眼望去:百草待兴,似黄非黄,似绿非绿,是春?是秋?一瞬的季节错觉精神恍惚。
问鼎苍穹,扑面而来的自然野趣,又如一股浩然的势头,不可阻挡。
当泥土深处的悸动,草尖破土而出的苏醒,与独属于高岭的神清气爽同频共振,人不由得“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一次朝觐”见证草木的轮回。
那一刻,仰之弥高——山峦是大地的肌肤,更是人类的精神寄托,贾岛笔下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其隐者避世高蹈的闲适生活态度喷薄而出,一直推崇至今,不止于唐代。
万物静观皆自得
通天山的岭,很陡峭,无坦途,路在脚下,考验体能,若缺乏锻炼,边走边停、驻足歇息、大口喘气是必然。
也许,就是在攀援了山路有多陡过后,才会察觉通天山通往内心深处的路,有多平坦。
从艳阳高照,到日落西山,山路蜿蜒,巨石岿然,风景怦然。
回归一次,就等同看心理医生一次。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抬头触天,举足亲路,山一程水一程,总有你意想不到的惊鸿一瞥,在下一个拐角,为你取暖。
当爬上通天山的脊梁,你会发现,群峰脉脉不得语,群峰又默默懂悲欢……天地与你并生,万物与你为一,相看两不厌。
“一次皈依”收获心灵的疗愈。
那一刻,俯之弥深——草木共情唾手可得,赤子之心悠然心会,恰似杜甫走了千年,他在泰山有感而发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川崇拜,自此肇始。
行人更在春山外
通天山的情,很直接,不含蓄,看在眼里印在心里,心会摁那不住地跳出心尖眼。
也许,就是在悉数了情有多重过后,才会察觉通天山赠与人间的好,有多美。
转悠大风车、人文揽天亭、斑驳石板路、无垠草甸子……以山为笔,画不画,自然成画。
自然就是自由,自由就是自然——“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每到一处,高山杜鹃,错落镶嵌,似笑非笑,欲语还休,等草甸拿定绿色的主意,彩排一幕“待到鹃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开幕大戏,静待人间五月天,花红草绿闪亮登场。
在通天山,不管走到哪,都是风沿着山吹,吹过千山万壑,吹过晨昏日暮,吹到离地平线更远的地方……空灵的境界,主观的臆想,脱缰的思维没法管。
“一声呐喊”唤醒沉睡的乡愁。
那一刻,攀之弥艰——朝圣者的远足圣地,慰藉灵魂的彼方净壤,仿若田歆在明代埋下的伏笔,“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一直风雨兼程至今,最是勇往直前出本心。
资料记载,通天山,海拔近1600米,以雄伟独著一方,位于临武县北部,是一处集自然风光、神话传说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通天山的传说有耳闻,通天山的景致是初见。
仁者乐山,依依回首,山迢迢。从“江山如此多娇”的时空对话,到“谁不说俺家乡美”的深情吟唱……青山常在,行地无疆,风物长情。
仁者乐山,细细回想,路遥遥。从城市的此岸渡向通天山,所有心驰神往的惦念,皆化作只此一见,谨以心有所愈,向每一座山脉深深作揖,待到春风又绿江南岸——再看通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