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吴刚
近日,云阳县专门举办了一场五四青年人才座谈会。来自青年企业家、新兴领域、选调生、新入职公务员、新云阳人才、西部计划志愿者等领域的60名青年代表参加。这不是一次孤立的活动。近年来,云阳实施“我为青年办实事”民生项目40个,新增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青年人才安居保障等惠青政策30余项。
对青年人才格外友好,折射了云阳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智慧。笔者认为,在产业转型和生育率下降的大背景下,如何打青年牌、做青年人文章,或将成为地方政府的必修课。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通过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吸引资本流入,以此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然而,经济社会的真正活力,往往来源于另一股力量——青年。青年不仅是国家的未来,更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要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应当善待年轻人,培养他们的创业热情,增强他们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心、勇气与能力。
首先,青年是经济发展的创新源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逐渐趋向知识化、信息化、数字化,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青年群体凭借其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产业的推动者。青年人更容易接触新兴科技和前沿理念,他们敢于冒险、敢于创新,能够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生产方式。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结构优化,也能激发更多潜力,助力产业升级。
其次,青年是社会创新的中坚力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的进步与创新同样至关重要。青年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更容易关注社会的公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等问题。在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过程中,青年群体常常充当着推动社会变革的先锋角色。例如,许多青年创业者发起的公益项目、环保活动以及新型社会企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青年不仅为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还为社会注入了更多的正能量。
那么,年轻人需要怎样善待呢?
笔者认为,首先是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了激励青年创业,各级政府应当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扶持、土地政策等方面为青年创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当建立健全的创业培训体系,帮助青年提高创业能力,提升他们的风险管理和商业运营能力。此外,政府还应为青年提供创业交流平台,让他们与行业前辈、专家学者进行对话,吸取更多的经验和智慧。
其次,社会各界应当为青年创造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在现代社会,很多青年并不满足于传统的就业方式,他们渴望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华与创意,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成就感。社会应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创新平台和机会,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获得经济收入,更是为了激发他们的潜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再者,社会应当注重对青年的精神激励和价值认同。在当今社会,许多年轻人面临着压力和挑战,可能会在事业发展中迷茫甚至失去信心。因此,除了物质上的支持,精神上的鼓励尤为重要。通过树立典型、传播成功案例,社会能够向青年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奋斗精神,帮助他们在复杂的环境中坚定自己的理想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