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粤读新职业⑯ | 她盘活乡村“沉睡资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07:16:00    

职业小档案

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是懂市场、懂产业运营的乡村产业人才,通过市场化运营思维和专业管理能力,盘活乡村资源、激活产业潜力,推动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管理规范化、发展运营市场化。

4年前,在年薪30多万的企业高管工作和贷款回村盘活农村经济的两个选择上,广州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莫丽贤选择返乡,用买房的积蓄和贷款创办广州增城能记家庭农场。“父母用尽心力把我培养成才,就是希望我能走出田间地头,而我却要往回走,盘活乡村沉睡的资源,带领乡亲共同富裕。”

经过几年的努力,莫丽贤通过盘活沉睡的农村资源,于去年获得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农业经理人”一等奖。近日,记者采访了莫丽贤,听她讲述如何用CEO的思维盘活家乡沉睡的农业资源的故事。

返乡创业:放弃高薪高管工作回归田间地头

莫丽贤2021年辞去原有工作投身农业,创办增城能记家庭农场。“当时我的事业发展正处于上升期,选择转换赛道,让家人难以接受。”莫丽贤说,绝大多数中国家长都朴实地希望子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我却要放弃城市里高薪的高管工作,回到农村从事农业。”莫丽贤说,巨大的观念落差,让老人家的反对显得尤为强烈。“他们用尽心力把我培养成才,就是希望我能走出田间地头,而我却要往回走。”

经过大量案例研究和对当地经济主体的分析,莫丽贤坚信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盘活农村沉睡的农业资源大有可为。最终用翔实的项目计划书说服了家人,于2021年春节后正式返乡创业。初期投入的100多万元资金中,包含原计划用于买房的积蓄和贷款。

挖潜增收:因地制宜让“沉睡地”化身“聚宝盆”

莫丽贤表示,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通过创新模式激活沉睡资源,将看似不赚钱的行业转化为发展机遇,并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运营涉及多方面工作,包括物业载体招商、中介服务、农产品销售等,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莫丽贤谦虚地表示,如果以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的标准来衡量,她认为自己只参与了其中一部分,并未涵盖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人的全部职能。“主要完成了土地流转工作,从自然村集体手中流转土地并支付租金,真正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增收,此外还有劳务收入直接到了村民手里。”

莫丽贤介绍,她目前承包了300亩稻田,今年又拓展了50多亩。“这些土地以前大多是荒芜的,要么村民散租,要么自己种,丢荒情况很普遍。现在我们承租,每年为村集体带来60多万元的收益,再分给村民。”

莫丽贤认为,她只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一片沉睡的土地“唤醒”了而已。具体举措有:以创新模式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开展稻田认养,提前收回成本;打造农耕研学体验;开发农旅场景……而在丝苗米销售方面,则主要通过认养模式直销和游客现场采购两种方式进行。“我们让想种田的人能赚到钱,想吃好的人能买到好农产品,这也是一种‘双向奔赴’。”

未来,莫丽贤计划重点打造精品农文旅走廊,继续做好水稻种植,申请新用地开发美食体验区、农家小院住宿等配套产业;建设丝苗米加工厂和酿酒体验工坊,形成完整产业链。莫丽贤表示,他们将联合合作社和村集体成立运营公司,把资源真正地盘活起来,实现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住宿收入、停车导览服务等经营性项目,起码能增收到10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我们还计划把停车费用、导览服务,全都给村集体,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莫丽贤返乡创业当起了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

创新管理:用“100元”激发村民自主管理意识

在今年二三月,增城的油菜花盛开,许多游客到村里打卡拍照。莫丽贤开创性地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摊位管理方式。“我们将路面开放给村民摆摊,活动期间最多能设置60多个摊位,带动60多户增收,免除摊位费,只收取100元卫生押金,待村民收摊离开时退还。”莫丽贤说,油菜花节期间日均游客有两三万人,游客散去后,路面干干净净。

新举措的推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莫丽贤说,有些村民起初也不太理解,有人说:“我是本村人还要交钱?”莫丽贤回复道,这是统一管理,只要验收合格就会原数退还。“规矩不能讲人情,人情最经不起考验。”

刚开始有人不愿意配合,甚至有人偷偷溜走。“谁没打扫卫生,下次来就不给摆摊,除非先交押金,我们会加倍收取,这是君子协定。”莫丽贤说,她把城市“门前三包”的模式带到了乡村,每个摊主都成为责任主体,要求村民不仅要清理自家区域,周边环境也要负责。

莫丽贤感叹,从事农业四年多来,最深切的体会是,只要站在村民角度考虑问题,总能得到正向回应。“通过激发村民的自主管理意识,我们成功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职业展望:

人才缺口较大加大培训力度

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新在哪呢?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是复合型的运营人才,补强乡村运营、管理人才缺口。如莫丽贤将过去只用来种地的农田,开发为农业种植、商业认养、文旅、研学等一体的项目。莫丽贤表示,该职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缺口较大,广东加大了人才培训的力度。从2023年开始,广东计划三年为全省乡村持续培养超过1000名满足未来乡村发展需求的经营型人才。去年4月开启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第二期培育行动,计划培育200名农村职业经理人。

在去年还未有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新工种前,南沙区、增城区已发布过《农村职业经理人招聘公告》,求才若渴。哪些人能干?根据南沙区的公告,农村职业经理人年龄在45周岁及以下,学历本科及以上,农学、经济学、管理学、地理科学类、工学等相关专业优先,有3年以上经营管理、投融资、农文旅等工作经验。收入如何?根据南沙区的公告,招聘人员实行合同管理,基本工资18万元/年,另有经济发展奖励。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周伟良

策划/吴绍锋

海报制作/蒋秋平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