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法治护企“法码同行”工作方案》于日前印发,并将于5月22日起施行。记者了解到,我市将搭建全市法治护企“法码同行”信息化平台,依托经营主体营业执照二维码作为“法码同行”二维码,生成行政行为码、入企服务码,对行政检查、服务进行全过程赋码管理,努力实现“双码运行、端侧增值、服务赋能、企业满意”的目标,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
据介绍,全市法治护企“法码同行”信息化平台将打通“赣政通”“昌通码”接口,设置行政执法端、入企服务端、企业诉求端、执法监督端四个功能端口,对全市行政检查行为(安全生产检查事项另行规范)、入企服务进行留痕管理、统筹管理等。具体而言,涉企行政检查从提交检查计划、审批到检查、反馈等过程在行政执法端流转;行政执法人员及执法辅助人员、网格员、第三方机构等非行政执法人员(统称“服务人员”)应上级要求或经营主体邀请,进入经营场所提供服务指导或开展调研座谈等活动时,纳入入企服务端管理;通过企业诉求端,经营主体接收风险预警,了解检查计划,掌握整改要求,反馈意见建议,惠享各类服务;通过执法监督端及时处理经营主体意见,定期进行统计分析,积极推进精准监督。
根据工作方案,主要工作任务包括依法确认公告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梳理完善更新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科学编制年度行政检查计划,建立、更新相关数据库,加大政策服务供给,建立相关配套制度,以及大力推广宣传。其中,各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梳理本部门行政检查简单事项,纳入“一表通查”范围,梳理细化跨部门“综合查一次”场景所对应的检查事项,并在平台检查事项清单中进行标注。各行政执法部门每年3月底前编制公布本部门年度行政检查计划,并向同级司法行政部门备案,计划应明确检查事项、检查对象范围、检查方式、检查比例、检查频次、检查项目、时间安排以及实施主体等具体事项。(洪观新闻记者 蔡欢 熊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