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探访乐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可以“进厂打工”和“当保姆”了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7:29:0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袁思杰 深圳报道

在深圳市南山区科兴科学园的乐聚机器人研发中心,记者亲眼见证了1.66米高的“夸父”人形机器人流畅地奔跑、握手和递送物品。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飞跃,更映射出深圳作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的澎湃活力。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乐聚机器人正以“深圳速度”引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突破与变革。

乐聚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一群90后博士团队创立,是一家专注高端智能人形机器人研究与开发的高科技企业,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人形机器人作为中国人工智能的杰出代表,曾在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惊艳亮相、在2025亚冬会开幕式与火炬手击掌、在深圳两会举麦采访代表委员、在2025中关村论坛开幕式上一气呵成地完成多机群控太极拳、舞蹈展示等。

乐聚机器人副总裁柯真东对记者表示,今年公司的订单排产已经到了6月。同时,生产制造的成本也下降了近一半,国产化率达90%以上。

在这背后,深圳完备的产业链和“上午有想法、下午出样机”的高效生态,为企业提供了关键支撑。

“我们在广东其实有一个说法,就是你可能上午有一个点子,然后下午就可能采购到原料,然后晚上可能模型就出来了。不仅仅是人形机器人,我觉得各个品类的机器人在广东都能够很快速地迭代。”他表示。

今年3月,《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出台,明确提出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该领域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在省级支持的基础上再“加码”,鼓励地市给予奖励,省财政进一步按照地市奖励资金1:1予以激励。

数据显示,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从2019年的4.47万台(套)增长到2024年的24.68万台(套),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初步建立涵盖“大脑—五官—肢体”的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

谈及广东的优势,柯真东认为优秀人才集聚和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的政策扶持至关重要,这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和商业化提速。

视频制作:袁思杰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