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印度外长苏杰生开启访华行程。时隔六年,苏杰生再次访华。
根据外交部消息,苏杰生在访问期间表示,两国领导人喀山会晤为印中关系提供了重要指引,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走向正常化,十分感谢中方为恢复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神山圣湖朝圣提供便利。印中是发展伙伴而非竞争对手,印方愿从长远角度看待对华关系,以两国建交75周年为契机,聚焦利益共同点,深化互利合作,增进人文交流,共同维护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双方应努力积累双边关系中的积极因素,避免分歧成为争端,防止竞争变成冲突。作为重要邻国、人口大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印中关系具有地区和全球意义。印方坚持战略自主,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愿同中方加强在多边领域协调配合,推动建立多极世界。印方全力支持中方作为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办好峰会。
作为苏杰生此次访华的核心行程之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于 7月15日在天津如期举行。据外交部介绍,各方在会上围绕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合作深入交换意见,重点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强化上合组织在维护地区安全、促进经济一体化中的核心作用。当前,全球面临分裂极化风险,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上合组织作为涵盖欧亚大陆主要国家的多边机制,其协调作用愈发凸显。
印度外长苏杰生在参会期间明确表示,印度支持中方成功担任上合组织主席国,愿与各成员国一道推动上合组织在多边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这一表态与中印在双边会谈中达成的 “加强多边协调” 共识形成呼应,体现出两国在地区多边机制中寻求协作的积极姿态。事实上,作为上合组织、金砖机制、二十国集团等多边平台的共同成员,中印在推动全球治理改革、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等议题上存在广泛共同利益,此次外长会为两国在多边框架下的协调配合提供了具体实践场景。
苏杰生此次访华,恰逢中印建交75周年的重要节点,从会谈成果与各方表态来看,中印关系展现出多重积极向好的趋势。
在政治互信层面,两国高层互动的常态化成为重要支撑。两国领导人喀山会晤共识持续发挥“定盘星”作用,此次苏杰生访华期间与中国多位领导人的密集会晤,进一步落实了高层引领的外交传统。
人文交流的重启成为关系升温的 “暖心剂”。中方为朝圣提供便利,体现出对印度宗教文化的尊重。
边境问题的管控仍是关系稳定的“压舱石”。双方在会谈中同意继续通过特别代表机制等渠道缓和紧张局势。
经济合作的提质将成为关系深化的“推进器”。尽管中印在贸易领域仍存在限制性措施等障碍,但双方在会谈中明确表达了 “解决合作障碍” 的意愿。
多边领域的协调将成为关系拓展的“新空间”。从支持上合组织发展到推动金砖机制扩员,从中美欧等大国博弈到“全球南方”权益维护,中印在多边舞台的协作潜力巨大。
正如王毅外长所言,中印关系“来之不易,值得珍惜”,未来双方若能以此次访华为契机,持续落实共识、管控分歧、拓展合作,“龙象共舞”的愿景有望从理念转化为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为地区与全球的和平发展贡献东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