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王一理 北京报道
“以前人们总说‘好酒不怕巷子深’,但是现在行不通了,必须得站在巷口吆喝,好作品才能被看到。”
近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春雨热烈的欢迎中拉开了帷幕,氤氲的镜头里,是浪漫的氛围。星光熠熠的红毯上,一位穿着摩登的先生携新片《乌龙镇》剧组一众主创在雨中亮相。几十年来,他一直冠以“艺名”——阿年,不知姓,也不知名。公开资料提及最多的,是说他是第六代导演,和娄烨王小帅管虎同期出道,甚至比贾樟柯还早。
阿年携《乌龙镇》主创亮相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红毯
在准备出发走红毯的前两个小时,记者在北京雁栖湖见到了阿年,彼时他和《乌龙镇》的制片人马喆正坐在靠窗的位置谈话。当天,阿年身着亮眼的橘黄色内搭,系了一条红色领巾,每根发丝都精心打理过,颇有一番江浙的“派头”。见记者前来,阿年立马起身,热情地与记者打招呼。“我这身搭配还可以吧,专门为走红毯准备的!”他说。
一栋徽派建筑里的四川故事
电影《乌龙镇》聚焦上世纪初,展现了第一批留学归国创业青年探索实业救国道路的时代之光。该片于去年11月在浙江衢州开机,并仅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拍摄。而当记者在采访前夕查阅剧组当初发布的选角组讯时发现,片中有不少角色的名字却极具四川地域特色:“小脑壳”“莽娃儿”。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首先打开了聊天的话匣子……
电影《乌龙镇》海报
“这还真和四川有关系。”2016年,阿年与其好友、作曲家郑岷波,以及一位编剧共同在乐山市犍为县罗城古镇游玩,据阿年的描述,这处鲜少受到外界干扰到世外桃源之地,给了他创作《乌龙镇》的灵感冲击。清代吴廷俊有诗《白鹤道中步月至罗城铺旅宿》:“坦途任踯躅,月挂东山西。归人出篱棘,醉客相扶携”。罗城昔日繁华,可见一斑。
阿年告诉记者,自己经常去四川旅游,而且尤为喜爱乐山,所以在影片中,乐山话成了最主要的语言。“当然也有山东话、天津话、河南话,还有北京话。”他表示,因为片中的演员都有着深厚的专业功底,所以即使影片中有大量台词需要不同类型的方言的有声表达,演员们也能快速学习并适应所饰演的角色的语言特性。
除了四川方言的融入,阿年透露,影片中也出现了不少四川地区的美食。不仅如此,在一些人物设定上,也可以找到出自于成都地区的原型人物。
机缘巧合下,阿年最终选择在家乡浙江的一处同样具有人文气息的衢江云溪车塘村开机。“可以理解为,电影的文化背景还是在川渝地区这一块。”他说。
在烟火群像里书写东方美学
漫步在云溪车塘村落,一大批风格独特的徽派建筑,白墙黑瓦、砖雕、木雕形象栩栩如生,花格窗棂玲珑剔透,令人叹绝。而《乌龙镇》几乎全片都在衢江边上的一个千年祠堂里取景,在中式美学的写意元素里,力求以层次丰富的镜头语言呈现出一场中国写意山水画般的东方美学盛宴。
“这个乌龙镇的乌龙,它挺好玩在哪里?就在于它是一个讽刺剧。”在阿年看来,在近几年的华语电影中,鲜少出现这一类型的作品,而他也想通过这部电影来提供符合任何时代人们共同关心的议题。
阿年特别提到,乌龙镇里的故事不是单靠男女主角“演”出来,而是通过展现一个个小镇上的人物群像,娓娓道来属于那个时代的人间烟火。“希望通过我们所塑造的角色,能够唤起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有关一个地方、一个小镇、一个小城的记忆。”有血有肉的性格构成了鲜活的人,造就了关系社会,就像阿年所说,每一个地方的古镇上都应该出现不同性格的人。
此外,除了人文风俗的设定,在场景上也别出心裁。阿年表示,影片中每一个场景是利用白纱布来制造投影,加之演员的表演和空间的变换,来营造虚实相生。“到时候等电影跟观众正式见面,这一部分应该会蛮有意思的。”
“酒香也怕巷子深”
站在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双甲子华诞的交界点,今年对于每一个电影人而言,都是特殊的一年。所以这次阿年在《乌龙镇》里也特别用皮影戏来致敬中国电影的前身——影戏。
阿年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引领都市电影潮流,拍出了《感光时代》《冬日爱情》《呼我》《操场》等影片。大片光环之下,第六代导演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时代。
阿年在片场
“前天我看到张艺谋导演的一个访谈,我觉得他有一句话讲得很对,他说他经历了80年代、90年代中国电影的高峰,也承认现在是低谷,但无论是高峰还是低谷,关键不是在于技术问题,而在于如何让更多观众愿意走进影院。”阿年直言,除了影视创作者需提升自身以外,作品内容和观众想看的内容产生了矛盾,也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是就是‘吆喝’的问题,现在电影已然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你今天必须在巷口得要有卖酒的,得要吆喝。”谈及此,阿年指向窗外继续说道:“比如我们今天在这个地方看风景,你看到那个塔它很耀眼,但也许有比它更好看的,但是因为没有吆喝,你看不到,而吆喝了你也许就会去看。”
诚然,过去一代代电影人所创作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即使经岁月的洗礼,如今依旧是观众心中的经典。而当被问到作为影视创作的过来人,是否能给到当下青年创作者建议时,阿年却表示,不同时代孕育出了不同的美学风格,“但也许再过十几二十年,现在这批年轻从业者里一定是会诞生出比现在大家所称赞的影视创作者更好的人。”
(图据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