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华夏文明的起源,我们都会说三皇五帝;而说到华夏文明的时间长度,一般以“上下五千年”来概括。其实“三皇”只存在于传说中,史料上并没有明确记载。所谓的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从名字就能看出来,他们是半神半人的存在。而我们所说的上下五千年,与三皇基本没啥关系,是从五帝才开始纪年的。也就是从黄帝元年算起。依司马迁《史记》记载,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至于五帝的确切纪年,《史记》中也没有给出来。后代史学家依最早的史籍《竹书纪年》推算,尧元年为丙子年,应为公元前2384年,或公元前2324年。从尧帝元年这个时间节点再往前推,黄帝在位100年、少昊金天氏84年、颛顼78年、帝喾高辛氏70年、帝挚9年(出自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那么推算的结果,黄帝元年应为公元前2725年,或公元前2665年。若从黄帝纪元算起,到今年的2023年,一共是4748年或4688年,不足五千年而接近五千年,这就是“上下五千年”的来历。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江山兴替,朝代更迭,说不尽前尘往事,讲不完儿女情长。我们翻开历史,禁不住为那些开创辉煌盛世的帝王激情澎湃,更少不了为那些痛失家国的落魄君主扼腕叹息。然而,无论盛世帝王,还是落魄君主,都不如那些真正关心民间疾苦的皇帝更受百姓拥戴,大国崛起和小民尊严比起来,前者受史学家钟爱,后者被老百姓喜欢。
我今天要讲的明朝皇帝,就是深受平民百姓爱戴的帝王——明宣宗朱瞻基。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二月初九,朱瞻基出生于北平,他是当时身为世子的朱高炽的长子,也是燕王朱棣的长孙。在他出生前夕,朱棣梦见自己的老爹朱元璋把一柄象征君权的大圭塞进他怀里,圭上刻着“传之子孙,永世其昌”的字样。朱棣觉得这个梦有特殊的寓意,是个吉兆,所以对这个长孙特别宠爱。朱棣夺得天下后在南京登基,朱瞻基随奶奶徐皇后也到了南京。朱棣和徐皇后这老两口心疼大孙子,把朱瞻基带进宫里,亲自抚养。
永乐五年(1407年)四月,朱瞻基九岁,到了出阁读书的年纪,成祖朱棣特命靖难之役的第一大功臣姚广孝做朱瞻基的老师,为他讲习经书。
关于姚广孝的功绩,我在前两篇文章里略有提及,在这有必要说说他的出身来历。
姚广孝是个很特别的人,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说。他14岁出家为僧,法名道衍,向道士席应真学习阴阳术数之学,熟读诗书,诗文俱佳。后来云游嵩山时,著名相士袁珙看到他十分诧异,说他三角眼、形如病虎,嗜杀成性,将来一定是刘秉忠一样的人物(刘秉忠,元朝僧人,元世祖忽必烈的智囊)。姚广孝听了,不怒反喜,从此立志做一番事业。后来马皇后病逝,朱元璋请高僧为马皇后诵经祈福,姚广孝得以入燕王府,结识了朱棣。朱棣就藩时,姚广孝作为随行僧人,与朱棣一同来到北平。 建文帝登基后,姚广孝力劝朱棣起兵造反,并在靖难之役中屡出奇策,为朱棣夺得江山立下不世功勋。朱棣对他十分敬重,不直呼他的名字,也不称呼他的官职,而是尊称为少师或先生。朱棣让他蓄发还俗,他不肯,赐给他府邸,他不接受,赏给他两名美女,他给退回来。上朝的时候,他穿上官服,下朝后就换上袈裟,回到寺庙中居住,所以人称“黑衣宰相”。像姚广孝这样的能人异士,堪比汉初的张良,赛过后来的邬思道。他们一不图青史留名,二不图眼前利益,视权力金钱如粪土,却每每在历史转折的时刻能颠倒世界、定鼎乾坤。
成祖朱棣以自己最为信任的大臣来辅导朱瞻基,可见对他的殷切希望,不光如此,他自己也用言传身教来给予他良好的影响,为以后做国君做准备。永乐八年(1410年), 朱棣亲征蒙古,指定朱瞻基留守北京(太子朱高炽留守南京),学习处理日常政务。朱瞻基在尚书夏原吉辅佐下,各项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学到了许多治国经验。
永乐九年(1411年),朱棣正式册立朱瞻基为皇太孙,进入大明王朝的皇帝预备队。
永乐十二年(1414年),朱棣第二次亲征蒙古,特地带上朱瞻基熟悉军务。在忽兰忽失温(今蒙古乌兰巴托东)与瓦剌主力交战时,宦官李谦带着朱瞻基加入战局,朱棣得到消息,立刻派兵将朱瞻基救出重围,李谦自知闯下大祸,畏罪自杀。
正是在祖父朱棣的精心培育下,朱瞻基既有文韬又有武略,而且熟悉政务,为将来治理国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永乐朝二十多年间,太子之争从未间断,朱高炽能最终保住储君之位,与他的好儿子朱瞻基有很大关系。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明成祖朱棣第五次远征蒙古,回军途中在榆木川去世。八月二日,明成祖遗诏到达北京,皇太孙朱瞻基亲自到开平迎丧。八月十五日,朱高炽登基,同年十月,立朱瞻基为皇太子。在以后几个月,朱瞻基的大部分时间在北京度过。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因为南京屡次发生地震,而且父亲明仁宗也想还都南京,所以朱瞻基到南京去帮助完成迁都的准备工作,并拜谒明孝陵。朱高炽在五月二十八日患病时,自知时日不多,召朱瞻基回北京。第二天(二十九日),朱高炽在钦安殿病逝。
朱瞻基在南京接到老爹病危的消息,立刻动身赶往北京。南京离北京有一千多公里,那年头既没有高铁,也没有飞机,朱瞻基更没长着翅膀,按正常来说,需要半个月左右才能到达。这就使得大明王朝出现了一段权力真空期,这个真空期被久有谋反之心的汉王朱高煦敏锐地捕捉到了。
朱高煦当时蛰居在乐安(今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等待时机争夺皇位。乐安距北京只有三百公里,所以朱高煦比身在南京的朱瞻基先一步得到皇帝驾崩的消息,他立即派出人马,埋伏在南京到北京的必经之路上,准备刺杀太子。一旦得手,立刻发兵北京,武力夺取天下。
朱高煦组织好人马,单等太子人头落地的消息。等啊等啊,头发都快等白了,等来的却是朱瞻基在北京登基的消息。
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二十七日,朱瞻基处理完仁宗的丧事后,正式在北京登基,改次年为宣德元年,成为明朝的第五位皇帝,史称明宣宗。
朱高煦听到大侄子已经称帝的消息,比三九天吃冰淇淋还凉快,只好撤回埋伏在路上的人马,另做打算。要说朱高煦也真够窝火的,想当皇帝想得眼睛发蓝,和大哥争了二十多年太子位,争了个灰头土脸,好不容易把大哥熬死了,又被侄子抢先一步坐上皇位。朱高煦思谋良久,决定向老爹朱棣学习,武力夺取政权。
想武力夺权得有内应,朱高煦眼珠一转,想起了英国公张辅。张辅和朱高煦当年一起参加靖难之役,是从一个战壕爬出来的,彼此有很深的战友情谊,张辅也曾向朱棣力谏立朱高煦为太子。朱高煦派人给张辅送去一封密信,要他做内应,相约起事。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张辅接到密信后,立即向朱瞻基告发。朱瞻基压根没把自己这个叔叔当回事,听完张辅的检举揭发,也没派兵征讨,直接写了一封信,警告二叔老实点。
按理说造反是个技术活,得先秘密准备,等时机成熟再一击必杀。可朱高煦哪懂这个,他联络张辅不成,就直接给朱瞻基上疏,指责他违背祖训,任用奸臣,并联合山东都指挥使靳荣,准备“清君侧”。朱高煦的保密工作太烂,又或许他从来没想过造反还需要保密,反正他的一举一动都被朝廷知道了。朱瞻基确信,自己的二叔是真的造反了。可怜的朱高煦,还没整出啥幺蛾子呢,就让全天下人都知道他造反了。此时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正式起兵造反。
在杨荣、夏原吉等大臣建议下,朱瞻基以建文帝为前车之鉴,决定御驾亲征。而朱高煦一听宣宗亲征,方寸大乱,他既没有攻取乐安附近的济南做根据地,二没有奔袭南京做立足点,而是固守弹丸小城乐安,束手待毙。宣宗率平叛大军将乐安四面围定,没有急着攻城,而是将劝降信射入城中。朱高煦已被吓破了胆,召集王斌等几个死党开会,说了一通固守乐安死战不降的大话。刚一散会,他自己竟偷偷溜出城投降了。大臣请求将其立地正法,宣宗顾念亲情,没有同意,而是将朱高煦押送回京,废为庶人,禁锢在西安门内。
俗话说人不作死就不会死,本来朱高煦是能保全性命的,可这位王爷不知道是脑袋里缺了几根弦,竟然在宣宗去看望他时,给宣宗使了个绊子,害得堂堂的皇帝大人在侍卫面前摔了个狗吃屎。朱瞻基盛怒之下命人将朱高煦罩在一个几百斤重的铜缸里。都到这时候了,朱高煦仍然看不出个眉眼高低,仗着自己身大力不亏,举着铜缸在屋子里跳起了广场舞,边跳边唱:“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宣宗忍无可忍,命人用大石压住铜缸,在缸四周围以柴炭,放火将其活活烧死。铜缸烧化了,朱高煦的尸骨荡然无存。
汉王朱高煦死了,还有一个赵王朱高燧也不是省油的灯,朱高燧早有夺位之心是人所共知。在征讨汉王回军途中,众大臣劝宣宗搂草打兔子,捎带脚拐到彰德(今河南安阳),把赵王也抓起来,宣宗没有同意。回到北京后,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求削去赵王护卫,拘留北京。朱瞻基念及只有这么一个叔叔了,有意保全,就把大臣的奏书转给赵王看。朱高燧一看,吓得好悬没翘了辫子,上表自请削去护卫。正因如此,赵王得以寿终。
历经建文、永乐两朝,虽然藩王的实力大减,但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宣宗登基后,采用文火煮青蛙的办法,今天借口戍边从藩王府调一千护卫,明天说地方驻军不足调几百护卫,调来调去,各藩王府只剩个空架子,再也无力对抗朝廷了。自此,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得以彻底根除。
朝廷政局稳定后,宣宗又想起一个人来,就是曾经骂过仁宗朱高炽的杠精李时勉。前一篇文章说到过,李时勉上书,指责朱高炽服孝期间暗中和嫔妃颠鸾倒凤,把仁宗气得病倒,三天后就驾崩了。宣宗得知李时勉气死了自己老爹,传旨把他从监狱提出来,他要亲自审问。使者离开之后,朱瞻基越想越气,又派人去传达新的命令:这人不用来见我了,直接推出西市斩首。
赶巧,第二波使者是从端西旁门出去的。而第一波使者,则是绑着李时勉从端东旁门进来。两拨使者一东一西,正好错过。阴错阳差的,李时勉被绑到了宣宗面前。朱瞻基一见李时勉,气不打一处来,指着他鼻子大骂道:“你个芝麻绿豆大的小臣,居然敢冒犯先帝。你到底对先帝说了什么?快快从实招来!”
李时勉不慌不忙,说了两句话,宣宗当时就瘪茄子了。李时勉说:“罪臣上书说了两件事,一是谅不宜暗中近嫔妃,二是皇太子不宜远左右。”
前一件事宣宗早就听说过,后一件事正好戳中宣宗软肋。当时仁宗派太子去南京,是要为迁都做准备,而朱瞻基是极力阻止迁都的,曾哭着哀求父亲收回成命,可仁宗不为所动,铁了心要迁都南京。结果,朱瞻基到南京后,各项工作还没展开,就得到父亲病危的消息,奔丧途中又险遭汉王暗算。当初,如果仁宗听了李时勉的劝谏,就不会有后来惊心动魄的一幕了。想到这,宣宗说:“李爱卿,你不但无罪,还是大大的忠臣啊!朕马上给你官复原职。”
等到第二波去传令的使者找不到人,回来复命的时候,发现李时勉居然已经穿戴好官员的衣服,站在皇帝身边了。
收拾完几个仇人,宣宗还干了一件大事,他力排众议,果断放弃安南。当年成祖派80万军队出兵安南,改安南为交趾,成了中国的一个行省。此后安南降了叛,叛了降,把大明弄得心力交瘁。迁都北京后,由于距离较远,控制起来更是力不从心。宣德六年(1431年),宣宗册封黎利为安南国王,这样,安南再次独立,但名义上仍是中国的附属国。放弃安南,免除了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也为明朝节省了大量开支,卸去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朱瞻基29岁继皇帝位,时值壮年,精力充沛,又有一定的治国经验,在他执政的十年间,大明王朝政治清明,朝纲端正,百姓安居乐业,幸福指数达到几百年来的新高。他是个守成之君,承继明朝开国60年来的基业,以自己的德政和治道而载入史册,将明朝推向了“仁宣之治”的黄金时期。当年成祖朱棣曾经预言他是个“太平天子”,此语果然无差。
宣宗任用贤臣,在他的周围有一大批史上著名的大臣,主要有杨士奇、杨荣、杨溥、夏原吉、蹇义,其中前三人合称“三杨”,历经三朝,为大明前期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宣宗重用文臣,在他执政期间,文官集团初步形成,这些文臣天不怕地不怕,闲着没事就骂皇上,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朱瞻基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能吟诗作赋,擅长书法绘画,才艺和宋徽宗有一拼。他所作的《戏猿图》、《花下狸奴图》、《武侯高卧图》、《三阳开泰图》等流传后世,后人给予极高的评价。
朱瞻基还有一个嗜好——斗蛐蛐。受他的影响,斗蟋蟀在全国风行,蟋蟀价格扶摇直上,比牛市股票涨得还快。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的《促织》一文,就是来自明朝宣宗买蟋蟀造成一家三口家破人亡的故事。
宣宗朝的宦官逐渐受到重用,他还延袭永乐旧制,在宫内设内书堂教习太监学文化。太监不可怕,就怕太监有文化,此时,明朝第一位祸国殃民的大太监王振正跃跃欲试,准备登上政治舞台。
宣德十年正月初三(1435年2月9日),朱瞻基因病逝于乾清宫,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庙号“宣宗”,葬于明十三陵之景陵。
朱瞻基有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都当上了皇帝,而且是老大当完老二当,老二死了老大接着当。宣宗之后,明朝迎来了第一个不靠谱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