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网
4月1日,“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获奖影片展·广州展映周”开幕式在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珠江剧院圆满举行。活动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广东省电影局、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合作举办,微影星火全球传媒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共广州市从化区委宣传部、广州市从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湾区国际创作者生态园区等单位联合承办,旨在通过展映优秀获奖影片,推动电影文化传播,深化产学融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霍廷霄,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曹俊,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副理事长周建东,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当代电影》杂志主编皇甫宜川,广州市电影家协会主席、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蒋德富,广东省电影局、广东省文联、从化区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出席开幕式活动。
本次展映为期三天,期间将集中展映《长津湖》《里斯本丸沉没》《我的姐姐》《我们一起摇太阳》五部金鸡奖、百花奖获奖影片,并举办多场学术论坛与主创见面会。《长津湖》美术指导霍廷霄、制片人蒋德富,《我的姐姐》导演殷若昕,《我们一起摇太阳》出品人曾继媛,《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导演刘泰风、监制吴妍妍,《里斯本丸沉没》导演方励将到场和广州各高校学生交流。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曹俊在致辞中谈到,中国电影金鸡奖与大众电影百花奖作为行业“双璧”,承载着艺术追求与人民期待。百花奖由周恩来总理创立,六十余载以观众之名诠释电影的大众性;金鸡奖则以专业评审机制,见证行业对艺术品质的坚守。今年恰逢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电影人肩负传承与创新的使命。
曹副秘书长表示,协会将通过持续举办获奖影片展映,发挥评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激励创作者尤其是青年一代以更富时代精神的佳作回应观众期待。他特别肯定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创新活力,点赞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以产教融合推动影视人才培养的实践。此次展映精选了《长津湖》《我的姐姐》等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获奖作品,并邀请主创团队与观众对话,既为青年学子学习搭建平台,亦为电影创作注入新鲜力量。
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席,珠江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义军在致辞中提出,电影强国建设需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广东将依托大湾区政策优势,推动电影实验室、版权交易中心等新型平台建设,促进资本、技术、艺术跨界融合。珠江电影集团将发挥链主企业作用,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激发创新活力,让青年影人从经典中汲取养分,在未来创作中逐光远航。
从化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柱在致辞中谈到,从化区近年来积极推动“深化产教融合、强化人才支撑”的部署落地,依托湾区国际创作者生态园区,构建起从剧本孵化到成片展映的全链条培育体系。同时,正在抓紧完善湾区国际数智视听服务谷的产业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为核心,科学布局其周边业态,串联天人山水、温泉等景点资源,着力打造大湾区影视创作基地。他期待通过展映周活动,进一步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打造“湾区影视文化地标”。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党委书记赵凤在致辞中表提到,电影是时代精神的镜像,中国电影的发展史,正是一部影像书写的时代史诗,见证着民族精神的传承与文化自信的崛起。本次展映周精选的几部获奖佳作便涵盖历史、家庭、人性、生命等主题,展现中国电影对时代命题的多维思考。她表示,?青年是电影的未来,校园是梦想生根发芽的沃土,希望本次展映周点燃华珠学子们的电影激情,让光影佳作照亮前行之路。
随后,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霍廷霄宣布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获奖影片展·广州展映正式开启。
电影《长津湖》映后研讨会上,?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表示,在当前电影工业化进程之中,面对如战役类题材的巨大挑战,尤其是影像质感与真实感的创造,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专业操作。他谈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包括影片中四位导演及多位武术指导共同协作,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与视效方式增强影片表现力。霍廷霄还分享了为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创新间的平衡,团队查阅大量资料,并以现代视角重新诠释历史事件的创作历程。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电影制作方向的一次深刻探讨。
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副理事长、广州市电影家协会主席、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蒋德富谈到,通过电影《长津湖》的拍摄经历,中国电影工业化程度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该电影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博纳影业的努力,更是全行业共同支持的结果。影片创作过程中,通过演员与导演的紧密合作,使得原本简单的剧本场景变得更加生动和感人,如毛岸英与七连连长的见面戏便是典型例子。这种集体智慧和创意的碰撞,让重大历史题材更加鲜活、具体,并充满革命英雄主义与乐观精神。他希望这种创作精神能够激励更多年轻人加入到中国电影产业中,推动中国电影不断向前发展,创造更多高峰。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大湾区影视学院院长庚钟银阐释了《长津湖》的艺术价值,着重分析了影片如何通过视觉奇观与情感内核的深度融合来实现历史叙事与当代审美表达的统一。他认为影片的特效场景并非空洞的技术堆砌,而是建立在对历史细节的严谨考据之上。影片的成功源于行业协作的工业化进程,更离不开对历史精神的敬畏。他呼吁华珠学子既要精研电影技术,更要以作品传承英雄主义与家国情怀,为行业注入兼具艺术高度与人文温度的新力量。
活动现场,来自华珠大湾区影视学院的学生围绕“战争场景的视听语言设计”向主创代表提问,引发关于电影技术赋能与艺术真实的深度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此类产学联动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鲜活案例,更为青年学子搭建了与行业前沿对话的桥梁,助力理论教学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
以影为媒,赋能未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将以此次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获奖影片展映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技术研发+内容创作+产业实践”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通过展映交流、校企协同与项目实践,持续探索影视人才培养新路径。同时,学校将依托大湾区影视产业集聚优势,强化与头部影视企业在IP孵化、特效技术、人才共育等领域的深度联动,推动《长津湖》等主旋律作品的创作经验向教学实践转化,同时聚焦科幻电影、数智视听等前沿赛道,加速产学研成果落地,为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注入“湾区动能”。
通讯员:黄炫超 黄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