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冰城铁艺 妙造自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9:29:00    

□文\杨拓 摄\毕诗春

哈尔滨濒临的江叫松花江。无论春秋,不要问为什么,哈尔滨人喜欢望江。“走,上江沿。”是哈尔滨人去望江的一句口头禅。从中央大街的面包石板路走到松花江边,你会看到浩浩荡荡的江水,在哈尔滨城区里穿过,顺着水流的方向,你会看到飞架南北的两座大铁桥,一黑一白,在太阳的照射下分外醒目、耀眼。黑色的,八个巨大的梯形铁架并不孤独地扣在桥梁上面的,就是有着百年历史的滨洲线上的松花江铁路桥,也叫“老江桥”。这座桥去往的方向是大庆、齐齐哈尔、满洲里、加格达奇和漠河。出生在松嫩平原的我,每当坐着绿皮火车来去哈尔滨,行驶在这座桥上时,感受着有节奏的火车轮毂与铁轨交合的咔哒咔哒声,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暖流,在心里缓缓升起。

建筑艺术广场的铁艺建筑。

一个城市形成的特点一定是有渊源的,潜意识里有某种基因的遗传和延续。哈尔滨涌起的钢铁艺术建筑,应该就起源于这座老铁路桥吧!去年五月的一个下午,正是哈尔滨的丁香花香飘满城的时节,我近距离地来到了这座大桥上漫步,从桥南的斯大林公园到桥北的太阳岛,又从桥北的太阳岛到桥南斯大林公园,一个来回,浩浩的江风荡在我的身上,看白色的江鸥起起落落,心潮逐浪……脚踏在钢化玻璃透空区,俯瞰滔滔江水上面的铁轨、枕木和钢梁等原桥风貌,令人思昔,服役百年的“老江桥”,已经被毗邻的又一座并驾齐驱的松花江铁路大桥所替代。在旧桥上一览新桥的风景,三条彩虹状的白色钢架扣在桥梁上,两座桥真可谓梯形与圆形齐飞,江水共夕阳一色。夕阳西下时,一道金色的光带铺在江水上,犹如鳞片闪闪烁烁,把江畔的一对对情侣逆光成一幅幅美丽的剪影。高铁列车穿行在新桥上,澎湃的心也被飞箭似的列车带向了远方,那是我童年成长的方向……

防洪纪念塔、中央大街以及蜚声中外的建筑艺术广场,夏天的太阳岛与冬季的冰雪大世界等都是哈尔滨的名片。但是,在松花江铁路桥、哈尔滨火车站、阳明滩公路大桥、霁虹桥、建筑艺术广场上,忽然看到这么多现代钢铁结构建筑,以及分布在各个线路上地铁车站铁艺造型。我不禁有些惊诧,无法忘记,这些地方形成的印象脑电图一样挥之不去。

霁虹桥上的铁艺护栏。

火车站,是我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当你拖着行李走出车厢,在哈尔滨火车站的站台,你第一眼就会被鳞次栉比的钢铁建筑结构所惊倒。每一道站台上的雨棚都被墨绿色的钢铁穹窿似的高高支撑起来,它们彼此相连,仿佛举向天空的双臂,又如一群人手牵着手,臂挽着臂在一起舞蹈。忽然,你又仿佛来到了遮天蔽日的森林里,在你找不到北的时候,你会被雨棚射下来的天光所惊醒,像是从魔法世界穿越了过来,这是在哪里?

出了火车站,无论是坐车还是驾车,如果你要去松花江左岸的松北区,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座名曰“阳明滩大桥”的大桥,又是钢铁,又是墨绿色。穿过双塔自锚式悬索桥,六千多米的长度,你的神经会紧紧绷起。两幢巍巍壮观的“门”字形桥头堡和桥塔,仿佛面对面牵着双手耳语的情侣,不舍昼夜,守卫着逝者如斯夫的松花江水。穿越第一道“门”,你在惊诧之际还没有来得及回味的时候,第二道“门”就在眼前向后退去,不得不下意识地回过头去,追逐着渐渐远去的桥头堡……

“人造月亮”“飞马踏冰”和“俄罗斯公主”等都是与建筑艺术广场有关的故事。春节过后,我和家人去建筑艺术广场漫步,看到了很多女孩子正在忙忙碌碌地摆拍“公主”艺术照,手里拿着各种宝物,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根本阻挡不了青春与美丽的脚步。他们以广场建筑,尤其是以广场上的钢铁建筑塔廊为背景,或立或坐,或蹾或卧,在与钢架建筑的互动中,穷尽各种姿态。曳地的长裙,裘皮大衣,天使的翅膀,十八种道具纷纷上阵,青春之歌是这样炼成的。五颜六色的灯光扑打在钢铁结构的塔廊上,梦幻而壮观,浪漫而独特,让一个个旁观者目不暇接。建筑艺术广场上的钢铁建筑塔廊与桥梁不同,也与火车站站台的雨棚也不一样,是不以应用性为目的的公共设施。在夜幕降临时,塔廊的夜景无论是从远处眺望,还是近处细赏,都会让你忍不住举起相机、手机咔咔着、咔咔着……

每一次回到哈尔滨,望江之余,我都会来到这些钢铁建筑旁,遥想建设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瞭望白云与蓝天,瞭望星辰和月亮。无论冬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