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
市新闻办召开
2025第七届中国(日照)散文季
新闻发布会
介绍活动有关情况
本届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山东省作家协会、中共日照市委宣传部主办,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友谊出版社、日照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承办,各区县委宣传部,各功能区工委党群工作部协办,还得到了中国散文学会及河南、山西、浙江等地散文学会的大力支持。
本届活动共有四项主要内容:一是举办2025第七届中国(日照)散文季启动仪式。公布2024第六届中国(日照)散文季暨刘勰散文奖获奖名单并为获奖者颁奖,发布2025第七届中国(日照)散文季暨刘勰散文奖征稿启事,举办散文集《初光6》首发式,并向日照市图书馆、日照市档案馆、基层图书馆等单位赠书。二是组织“相约日照”名家名刊交流会。邀请散文名家与日照作者开展座谈,分析新时代散文创作形势,探讨散文发展方向,交流创作经验,探寻散文创新发展新路径。三是继续举办散文名家进校园暨“名家笔下的日照”散文名篇朗诵会。邀请散文名家与青少年面对面交流,激发青少年阅读与写作兴趣,培育未来的文化传承者。四是组织“经山历海看日照”专题采风。邀请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骏马奖等全国大奖获得者及《人民日报》等名刊编辑来日照采风,深入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天台山、五莲山等山海景观,海上碑、莒州博物馆、刘勰校经楼等历史文化地标,深入感受日照的发展脉动和人文底蕴。
本届散文季是名家荟萃的散文盛会。将继续邀请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特聘教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穆涛,山西省作协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骏虎,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边疆文学》总编辑、骏马奖获得者潘灵等约20名全国著名作家。邀请作家中,荣获鲁迅文学奖、骏马奖等国家级文学大奖的作家人数,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创新高。同时,围绕新时代散文创作开展深度对话,搭建全国散文创作者交流对话平台,进一步凸显日照作为“中国散文之乡”的影响力。
本届散文季是推动全民文学参与、以文惠民的文学盛宴。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努力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活动期间,通过座谈会、见面会、名家讲堂等形式,与全市广大文学爱好者互动交流,提升写作鉴赏水平。同时,还将散文季的优秀作品结集出版,捐赠给基层图书馆、档案馆、学校图书室等群众文化空间,并组织阅读分享活动,促进文学资源共享。此外,继续征集以日照风物、人文、发展为主题的优秀作品,鼓励大众参与创作,把散文季办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品牌活动,不断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本届散文季也是文学赋能城市发展、以文塑旅的文学活动。中国(日照)散文季作为全国首个永久性散文盛会,始终秉承以“文”为魂,以“旅”化形的原则,持续做足做活“融合”文章。一方面,围绕日照特色设置主题采风线路,全面展现日照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立体呈现城市发展脉络。另一方面,聚焦以文为媒,以文学方式将日照的山海之美、人文之韵、现代之新传递给世界,塑造了一个兼具诗意与活力的“散文日照”形象,打造了文旅品牌IP。日照让散文创作在新时代焕发更鲜活的生命力,散文创作也在不断丰富城市的温度、广度、厚度与深度
日照山海相依、风景如画、人文荟萃、文化丰厚。这里,有“日出初光先照”的壮美,有“蓝天、碧海、金沙滩”的灵动,更有东夷文化、太阳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底蕴。在此,向全国散文名家和广大文学爱好者发出邀请,欢迎走进日照,用笔墨书写这座城市的山海情怀、用文字记录这座城市的发展活力。也诚邀媒体朋友们持续关注、广泛传播这场文学与城市的双向奔赴。让我们共同期待,2025年,以散文之名,书写属于日照、属于时代的精彩华章!
历届散文季都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在推动这些文学成果转化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今后还将探索哪些创新模式,持续提升活动影响?
六年来,一大批以日照为主题的散文名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媒体平台刊发。2024年,仅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就刊发了7篇,被文学浸润的海滨小城日照频频亮相重量级媒体平台,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知晓度、美誉度。为更好地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源,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升活动品牌影响。
一是将这些文学成果结集出版,已连续出版《初光》系列散文集6册。另外,精选39篇美文编辑出版《名家笔下的日照》散文集,展现日照文化基因在当代焕发出的生命力。
二是与日照广播电视台合作开设“名家笔下的日照”有声专栏,以《初光》散文集为素材,通过配乐朗诵形式录制“散文声音集”并在抖音上发布,利用广播和网络传播平台,让海量优质的文学作品传遍到千家万户。同时邀请作者做客直播间,与听众一同分享创作历程,共享文学魅力。
三是举办“名家笔下的日照”朗诵会,以情景剧、配乐诗等形式,以多种形式展示作者对作品注入的真情实感,将描写大美日照的原创文学作品传递到百姓的身边。
四是发挥新媒体矩阵优势,对在重要媒体刊发的作品再推介,开设“中国(日照)散文季”“散文里的日照”等网络专栏,及时刊发优秀作品。根据作品内容制作散文风光片,生动地展现日照现代化海滨城市精彩蝶变,全方位展现中国(日照)散文季品牌化与时俱进的新实践。
今后,将积极探索“散文+文旅”融合机制,通过名家与名城的相遇、文学与城市的融合,展示日照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人文资源优势,多角度聚焦“阳光海岸 活力日照”的发展与变革,讲好日照故事,传播日照声音,进一步擦亮日照城市品牌。
中国(日照)散文季已经成为全国性、地标性散文盛会。日照市作为一个地级市,在推动当代文学“地方化”发展方面,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六年来,通过“中国(日照)散文季”的举办,激活了有关日照文学创作的“一池春水”,提升了日照作家群体的创作能力,出现了一批优秀文学作品,构成了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的“日照散文现象”,从而为当代中国文学“地方化”发展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日照路径”。
以文为媒,打造了日照宣传新平台。2019中国(日照)散文季启动以来,征集书写日照散文作品1.26万余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以及各大网站官微等刊发稿件1200余篇,精选343篇出版《初光》散文集6卷,极大提升了日照知晓度、美誉度。
以文聚力,丰富了日照文化内涵。规格高,组委会由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山东省作协等主办,全国各省市散文学会参与;覆盖面广,已邀请全国二十多个省市300余名散文名家、期刊主编来日照采风创作;层次高,已有阎晶明、李存葆、刘亮程、徐贵祥等170多位荣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重大文学奖项获奖作家,走进日照、书写日照,擦亮了“中国散文之乡”品牌。
以文强基,打造了日照文学新高地。举办系列名家讲坛,邀请全国知名文学期刊的资深编辑、专家指导创作;组织专题研讨会、座谈交流会、主题报告会,宣传推介新人新作,推动地域文学创作提升。地方文学创作队伍不断扩大,不仅创作数量、创作能力、审美水准有明显提升,而且创作了一批鲜活的、带有鲜明地方文化特征和独特个人生命体验的优秀文学作品。于潇湉、葛小明作为山东青年代表参加全国第九次青年作家创作会议,4名作家入选山东省第七批签约作家,涌现出雷娟、陈修歌、许春蕾等一批年青作家,多位作家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等全国和省级重大奖项,形成日照作家群,构筑了日照文学新高地。
可以说,“中国(日照)散文季”等活动打通了日照文学的广阔通道,激发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带动了地方文学能力的整体提升,为当代散文的地方性发展提供了文化实践样本。
刘勰散文奖作为中国(日照)散文季活动的重要内容,本届在征集上有什么新变化吗?
刘勰散文奖主题征文活动与散文季活动同步启动,这一活动也得到了广大作家及散文爱好者的青睐。山东省散文学会作为承办单位,积极组织广大文学爱好者投稿,每年征集作品2000多件,其中很多作品在各大报刊、平台刊发,提升了中国(日照)散文季的影响,也扩大了刘勰散文奖的影响。本届刘勰散文奖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10名,颁发奖金和获奖证书。优秀奖10名,颁发获奖证书。所有获奖、入选作者均赠送作品集一部。征稿内容紧紧围绕日照的“山海景观”(如万平口风景区、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五莲山、九仙山、浮来山、天台山等)、“历史文脉”(如太阳文化、海洋文化、东夷文化、莒文化、红色文化等)、“民俗风情”(如岚山渔民号子、渔文化节等)、新时代山乡巨变等现实题材作品。允许使用AI进行资料检索、语料优化等辅助创作,但要求情感体验必须来自作者亲身感受。
为更好地提升刘勰散文奖评选权威性,提升奖项影响力,组委会决定,从本届开始设立评审委员会,由中国作家协会第八、第九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担任主任,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特聘教授穆涛,山东省散文学会会长丁建元,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山东省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夏立君担任副主任,集合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知名编辑担任委员。所有入围作品在当代散文网公示一周,接受社会监督。
来源:日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