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68岁大爷每天二两酒,雷打不动的习惯,亲自戳破白酒“3大谎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0:19:00    

俗话说得好,姜还是老的辣,人是这样,酒桌上更是如此。山东有位68岁的王大爷,在酒厂干了大半辈子,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酿酒师傅,同时也是一个有着20年“饮酒史”的老酒友。

这些年,关于白酒的传言特别多,什么“喝酒养生”、“假酒难辨”、“年份越久越值钱”,听得人一头雾水。面对这些说法,王大爷不服气,他坚持一个原则:眼见为实,亲身试过才算数。

靠着每天喝两小杯,二十年如一日地亲身体验,他总结出了关于白酒的“三大谎话”,准备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大伙儿:有些事,没你想得那么玄乎!

第1大误区:纯粮酒加水,浑了才是好酒?

这说法在酒圈里流传已久,不少卖酒的、选酒的都拿这个当“验酒神器”——把白酒倒进水里,一搅变浑了,就说这是纯粮酒;没变浑,就说是酒精勾兑的。

王大爷表示这种说法早就过时了,甚至可以说是“谎言”。白酒遇水变浑,主要是因为里面的酯类物质不溶于水。这些物质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多出现在高度数的酱香型或浓香型白酒中。所以,只有高度数的纯粮酒才会出现明显的浑浊现象。

像清香型白酒和低度白酒,它们本身就很少含有这类脂类物质,搅动后自然不会变浑:所以,用水测真假,只适用于特定类型的高度酒,拿来判断所有白酒,那不是不懂,就是别有用心!

第2大误区:喝完头疼?是酒的问题!

很多人喝完酒第二天头疼、口干,就以为是自己体质不好、酒量不行,其实根本原因还是酒本身出了问题。

真正的纯粮酒,是粮食自然发酵出来的,虽然也会有些杂味,但通过长时间的陈酿和储存,大部分杂质都能被去除,喝起来顺口,醉得慢,醒得快,第二天也不太容易上头。

而所谓的“酒精勾兑酒”,虽然原料也是发酵来的酒精,但很多是用薯类(比如红薯、土豆)发酵而成的。这类原料含有大量果胶质,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副产物,这才是让人头痛、恶心的根本原因。

所以喝完难受不是你身体差,是你喝的酒有问题!

第3大误区:瓶装酒比散装更“放心”?

很多人以为瓶装白酒比散装白酒更安全、更可靠,这话太绝对了。以前农村自酿的散酒确实有不少问题,但现在的散装酒经过改进工艺,比如“高温蒸煮”,已经能有效去除甲醇等有害物质,口感和品质都有了大幅提升。

反倒是市面上一些所谓的名牌瓶装酒,时不时爆出“打孔酒”、“灌装酒”的丑闻,让不少酒友防不胜防。这样一来,买酒成了一件头疼的事,到底该信谁?这时候可以看看销量和口碑,毕竟真正的好酒是糊弄不了人的。

下面给大家推荐2款性价比高、口碑好的佳酿,也许你也会喜欢!

五粮春酒

五粮春是一款在市场上备受好评的经典之作。过去它主打低度市场,现在顺应市场需求,推出了52度的高度版本。

这款酒采用传统工艺酿造,精选五种粮食(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为原料,酒体香气浓郁,入口清爽而不失个性。虽然风格稍显张扬,但绝对不失为一款地道的川式浓香型白酒。入喉顺滑不辣口,余味悠长,堪称中端浓香型白酒的代表作。

国康1935

如果你是酱香型白酒的爱好者,那这款国康1935绝对不容错过。虽然价格比二锅头这类清香型白酒略高,但也就一百多块一瓶,对于大多数爱喝酒的人来说,这个价位真心不算贵。

这款酒是正宗的坤沙老酒,勾调时加入了十年以上的老酒,保证了其独特的风味。这款酒完全遵循传统的“12987”大曲坤沙工艺酿制,选用仁怀当地优质的红缨子糯高粱和小麦,并以赤水河的清甜水源为原料,酿出来的酒自然品质非凡。

倒一杯尝尝,首先扑鼻而来的是浓郁的酱香味,酒液在口中缓缓散开,带来绵柔舒适的体验。酒体平衡细腻,入口顺滑温润,不会让人感到刺激。尽管它的品质非常出色,但由于缺乏广告宣传,导致这款酒在外地市场的知名度较低,甚至被误认为杂牌酒,实在有些可惜。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先聊到这儿。如果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想说的,或者对哪部分内容有不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唠唠嗑、涨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