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军地齐心创条件,种出创富增收“金蛋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5:20:00    

初夏的天空刚刚泛出肚白,陕西省大荔县东野鹊村的乡亲们就早早来到大棚里,开始了一天的耕作,疏果、打药、浇地、施肥,忙得不亦乐乎。

培育种植

陕西省大荔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黄、渭、洛三河从境内通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典型的设施农业县,大荔冬枣等产业享誉全国,产品畅销海内外,是著名的中国冬枣之乡,农民也依靠冬枣实现了发家致富。

东野鹊村是大荔县人武部结对帮扶村,以前村子盐碱地多,耕种效益不高,村子建设发展落实,农民收入比较低。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政权提到村子这些年的变化,感叹最多就是人武部持续的帮带和投入,村里民兵的积极创新,主动带头引进新技术,带动乡亲们提升种植技术。

百亩盐碱地改良变沃土

村子有上百亩地处于低洼处,雨水聚集导致盐碱程度高,排碱设施简陋,作用发挥不明显,上百亩地长期只能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与邻村大面积种植大棚冬枣的收益相差甚远。县人武部在一次调研中了解到这一情况,遂即请来水利、农业专家进行测量论证,提出土壤改良的方法手段,修建抽水泵站,扩挖排碱渠,经过一年多时间,土壤碱化问题得到缓解,一座座大棚拔地而起,一张张笑脸也随之绽放。

培育种植

荒芜土坡变身交易市场

土地肥沃了,大棚建起了,冬枣种上了,销售成了最大的问题。村子道路狭窄,外地客商不愿来不敢待,核心问题是场地小,收果子展不开。在一次年初军地座谈会上,村党支部书记抛出了这个难题,也使人武部领导意识到了要“扶上马,还得再送一程”的紧迫性,积极协调援建经费,利用村口闲置的土坡,建成了集收、存、运一体的交易基地,以“村集体”的名义对外承包,引来了客商,方便了群众,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培育种植

民兵助力插上腾飞“翅膀”

种过地的都知道,同样的农作物,同样的劳动,往往收获是不大相同的。过去是靠天吃饭,遇到风调雨顺的时候,收成就好一点;后来是靠汗水耕作,付出多一点,收入就高一些。

培育种植

大荔冬枣又叫“金蛋蛋”,一方面是说它价格昂贵,另一方面是管理比较复杂,如果没有过硬的种植技术,收成相差非常大。4月份,正是冬枣坐果的关键期,一个个身着迷彩服的民兵,利用整组间隙,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科学疏果,利用流动打药机进行喷洒农药,手把手教冬枣大棚起放的时间,把自己的“致富经”毫无保留讲给群众。

人武部注重把东野鹊村打造成军地联系的桥头堡,每年都把种植能手、科技带头人编入民兵队伍,在教育训练期间提升军政素质,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纽带作用,演绎了良好的军民鱼水情,帮扶村的整体发展也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王麒 刘欣)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余龑

编审:王舒涵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