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消费综合报道】华致酒行近日在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尽管白酒行业面临周期性调整,公司依然看好酒类流通领域赛道,长期价值将聚焦于名酒保真、供应链服务以及连锁门店、高性价比产品开发和培育方面。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华致酒行实现营收94.64亿元,同比下滑6.49%;实现归母净利润4444.59万元,同比下滑81.11%。尽管营收保持高位,但盈利下滑明显。
白酒产品价格普遍倒挂,生产企业普遍降速,渠道商也难以避免受到影响。华致酒行指出,公司主动去库存并计提存货跌价,年报数据显示,去年资产减值约3930万元,占到利润总额的四成以上,白酒库存量下降10.9%,全年存货余额也稍有下滑。财务总监胡亮锋表示:“目前公司存货结构已趋于合理,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库存管理,提升存货周转率。”
白酒产品价格倒挂、渠道销售放缓,对库存和盈利能力造成压力。年报分析指出,酒类行业面临周期性调整,主销名酒市场价格呈下降趋势,公司毛利率因此降低,收入也略有下滑。分品类来看,白酒依然是最主要的营收来源,2024年营收87.6亿元,同比下滑6.77%,好于葡萄酒和进口烈酒。
由于渠道价格透明和价格倒挂,名酒利润空间被压缩,更多成为门店的引流产品。华致酒行近年来持续发力与酒企(如已与茅台、古井贡酒、习酒等)均有合作开发产品毛利率相对较高。
华致酒行也抓住了澳大利亚葡萄酒重返中国市场的机会,去年独家代理了奔富礼赞179 红葡萄酒、奔富龙年限量版红葡萄酒、奔富蔻兰山等系列礼盒。“公司已经成功囊括礼赞系列、Bin149/Bin98等产品的独家代理权,产品价格覆盖高中低全价位段,极大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矩阵。”华致酒行在年报中表示。
给门店功能做加法,也是华致酒行强化优势的办法。2024年,华致酒行开出127家华致酒行3.0门店。这类门店除了销售、展示酒产品的功能,还能满足客户会议、聚会等需求。
相较于基数高、增长难度大的线下门店渠道,华致酒行在线上渠道上收获了巨大的增量。2024年,华致酒行来自电商的收入为20.9亿元,同比大涨近73%,仅次于其营收规模最大的华东地区。
华致酒行总经理杨武勇对环球网表示,围绕行业现状和自身问题,提出“去库存、促动销、稳价格、调结构、强团队、优模式”的十八字方针。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华致酒行针对全国连锁门店和优质终端全面进行优化库存、促进动销,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投入、贴身帮助门店做好运营等实际举措。公司同步开启“保价护行”行动,大力整治线上电商价格和线下暗流价,规范统一公司产品在各个渠道的价格政策。此外,华致酒行大大改善了B端门店的产品结构和现金流情况,市场价格逐步回升,终端库存压力得到缓解,更重要的是重拾了客户对华致酒行的信任,也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信心。
在行业看来,华致酒行敢于不惜成本,持续推进精准去库存、优化产品结构、强化成本和费用管控等措施,提高了产品库存周转效率。与此同时,公司在策略上还结合了成本和费用的精细化管控,使得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明显改善,亦为2025年全年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华致酒行在内外部释放出全新的战略定位信号——“以名酒保真渠道品牌和供应链服务平台为价值发展方向”。据华致酒行对业界的介绍,公司针对市场变化和实际需求走向,推出华致酒行、华致(名)酒库、华致优选三大业态,形成“产品+服务、线上+线下、店内+店外”三箭齐发,覆盖市场多元化需求,以创新模式打破酒业传统边界,合作模式亦更加灵活,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提供多元化的行业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华致酒行定位为以异业合伙人为主的团购型连锁,秉持名酒保真理念,全力打造酒类场景化体验服务平台,承载品牌推广与高端人群服务重任,融合餐饮、会所、社交等多元场景。从“名酒博物馆+品鉴中心+文化体验”模式不断延伸,占位全场景生态。同时,门店还提供品牌定制和封坛服务。
而华致(名)酒库和华致优选则有意通过更“轻”的线上、线下整合模式拓展酒类O2O业务、即时零售业务,产品组合突出性价比,契合品牌化、低度化、年轻化市场需求,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平台”。
与以上三大场景业态匹配的是产品供应链的精准调整和团队的优化打造。这也是华致新模式下对三大要素——“人、货、场”进行体系化、精准化构建。以推动营销模式从传统销售向运营驱动转变,确保门店质量,深度洞察并精准满足客户需求,保障供应链稳定高效。(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