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好时节。当春风轻拂沈阳城,沈阳故宫的春日繁花便如一幅诗意长卷徐徐展开——从4月初一直延续至5月中下旬,不同花卉依时序绽放,构成层次分明的赏花图谱,吸引着广大市民与游客纷至沓来。4月9日,记者与游客一同踏入沈阳故宫,共享这美好的春色。
繁花似锦 邂逅沈阳故宫春韵
新绿漫檐角,暖风过柳梢。走进沈阳故宫,仿佛踏入了一个被春天偏爱的世界。红墙黄瓦间,万物复苏,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九间殿的玉兰,宛如一群身着素衣的仙子,在春风中翩翩起舞。白色的花苞搭配红墙,别有一番韵味,它们不与百花争艳,却以纯净的姿态诉说着春日的宁静与高雅。来自北京的游客李悠站在九间殿前,仰头凝视着玉兰花,眼中满是陶醉:“早就听闻沈阳故宫的玉兰美丽动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这洁白如雪的花朵,在红墙的映衬下,仿佛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精灵,带着岁月的韵味和春日的清新,让人心生喜爱。”
沿着沈阳故宫的回廊漫步,粉色、白色的桃花在院内各处盛放,它们像是被春姑娘用画笔精心点染,给古老的宫殿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而后宰门前的杜鹃,更是将春日的热烈推向了高潮。紫粉色的杜鹃在阳光的照射下,花瓣晶莹剔透,仿佛是自然界中的宝石一般。正带着孩子游玩的家长鲍先生说:“杜鹃又名映山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寓意,被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带孩子来感受这春日的美好,也希望孩子能沾染这份吉祥,在未来的日子里开心快乐。”
在沈阳故宫的一角,几位摄影爱好者正专注地捕捉着这春日的美景。他们手中的相机“咔嚓”作响,记录下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摄影爱好者张丛逸和好友愉快地向记者分享道:“沈阳故宫的春花太有特色了,不同的花卉在不同的建筑旁绽放,与古建筑相互映衬,别有一番风味。我们打算把这些照片按照不同方位与地点整理成攻略,发布在社交平台上,让更多人看到沈阳故宫春日的独特魅力。”
文物花卉 共话春日美好愿景
除了自然花卉的绽放,沈阳故宫内的文物也仿佛被春日的氛围感染,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敬典阁内“清掐丝珐琅百花葫芦瓶”绽放着牡丹、玉兰、海棠、荷花、石竹花、牵牛花等各色花卉,仿佛将整个春天的美好都收纳其中;翔凤阁内“清董邦达书画御制己丑春帖子图卷”诉说新岁春天的美好向往,透着春日的生机;銮驾库内《盛京围场全图》诠释“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四季狩猎之制……观众在沈阳故宫的展览中同样感受着春天的美好。“百花葫芦瓶太精美了,上面的各色花卉栩栩如生,仿佛把整个春天都装在了里面。通过它,我能感受到古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文博爱好者李智驻足观赏良久,发出如此感慨。
在沈阳故宫的春日花事中,自然花卉与文物花卉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春日氛围。游客们在红墙黄瓦间穿梭,既能欣赏到现实中繁花的娇艳,又能领略到文物中花卉的深邃内涵。这种古今交融的赏花体验,让沈阳故宫的春日更具独特魅力。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 谢飞燕/文 主任记者 李浩/摄)
相关新闻
“宫苑韶华——沈阳故宫
四百年摄影作品展”举办
4月9日,沈阳故宫博物院联合沈阳市摄影家协会共同推出“宫苑韶华——沈阳故宫四百年摄影作品展”,通过“今昔”“暮晨”“冬韵”“风物”四个部分,用镜头呈现沈阳故宫深厚的历史底蕴、迷人的文化风采、沉雄的古建之美。
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三月初三,清太祖努尔哈赤自东京城(今辽阳)启行,迁往沈阳。《满文老档》记载:“三月初三,汗向沈阳迁移,辰刻从东京城出发。为其父祖坟墓供杭细绸,于二衙门杀牛五头,烧纸钱,之后向沈阳去,于虎皮驿住宿。”努尔哈赤进入沈阳以前,尽管沈阳城已有近两千年的建城史,但城市功能始终定位于军事防御,长期作为辽阳的北部军事屏障,东北驿站的中转站。1625年三月初三努尔哈赤将后金政权迁往沈阳,把沈阳从辽阳的卫城提升为东北地区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中心。营建大政殿、十王亭,揭开沈阳故宫历史的第一页。
展览“今昔”部分,展出大政殿、崇政殿、凤凰楼、文德坊、武功坊等10余幅沈阳故宫古建筑今日往昔对比摄影作品,拍摄时间从1905年到2025年,时间跨度长达120年,用镜头讲述沈阳故宫的现代风采与历史记忆。“暮晨”“冬韵”“风物”三个部分,则从时间、季节、风物三个角度探寻沈阳故宫这座见证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的厚重与意蕴。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谢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