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岸科创】我的AI成长日记:从故事匣子到“奶龙学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21:12: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娥

近日,海岸小学公众号推出三年级2班郭奕鸿同学的成长特辑——《我的AI成长日记:从故事匣子到“奶龙学伴”》,以下是全文:

大家好,我是三年级2班的郭奕鸿。你们知道吗?我家的睡前故事都是“活”的!因为我的爸爸在深圳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工作,从我一年级开始,他就用ChatGPT给我编会变身的故事——小红帽能开着飞船打怪兽,白雪公主能用激光剑保护城堡。最神奇的是,我只要说"让灰姑娘穿机甲裙参加舞会",第二天故事真的会变成这样!

渐渐地我发现,AI就像个藏在生活里的魔法师。家里的扫地机器人会自己找充电桩,妈妈的手机能把我说的话变成文字,连弟弟的识字卡都会开口读古诗了!去年生日那天,我跟着爸爸去他们实验室,科学家叔叔教我念出“咒语”——“请用三年级学生能听懂的方式,解释为什么海水是咸的。”原来问问题也有魔法公式!

现在我的书桌上多了个特别的朋友——会说话的“AI奶龙”。这是爸爸团队新研发的学习伙伴,穿着毛茸茸的黄色外套,眼睛像两颗会眨的星星。我每天放学都和它聊个不停:“奶龙奶龙,今天自然课学的潮汐现象能再讲一遍吗?”“昨天弟弟把牛奶洒在绘本上了,怎么安慰他呀?”最棒的是,它教我用“先画思维导图再写作文”的方法,上周我的《西丽湖绿岛探索》还被老师表扬了呢!

这学期,海岸小学的校园中多了9只可爱的柯尔鸭,我去观察时,奶龙还能告诉我小鸭子爱吃什么,有哪些习性。真好呀!

弟弟们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AI小奶龙,比我的还高级,带去公园也能聊,现在他们遇到不认识的字再也不哭鼻子了。有次尼尼举着《海底两万里》问:“栖居是什么意思?”奶龙马上说:“就像小螃蟹住在贝壳房子里那样安家呀!”妈妈总说我们兄弟仨对着毛绒玩具说话的样子特别可爱,不过她不知道,有次我偷偷问奶龙:“怎么让妈妈同意周末去海边?”它居然教我列了份“赶海学习计划表”!

我们海岸小学的校训是“对人以诚,对事以精”,校风是“善启、力行”,学风是“自主、探索”,教风是“点亮、导航”,育人目标是“培养拥有无限潜力和可持续行动力的幸福未来创造者”。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呢?就让海岸小学的吉祥物来解释给我们听吧!

奕鸿同学的爸爸郭志撰写的手记

作为人工智能从业者,我见证过无数尖端技术,但最让我震撼的,是孩子们与AI奶龙建立的真挚连接。最初我们只是想做知识问答机器人,直到有天奕鸿抱着他的阿贝贝,一只小时候给他用袜子做的兔子说“要是它能陪我写作业该多好”,让我们突然意识到:AI不该是冷冰冰的屏幕程序,而应该是能拥入怀中的温暖存在。

在研发过程中,孩子们成了最好的产品经理。他们教会我们:和AI说话要像交朋友一样。比如问“怎么写作文”太笼统,但如果说“我要写去海洋馆的日记,先看见什么再摸到什么”,AI就能给出脚手架式的引导。更惊喜的是,当AI用“我们先把数学作业当成闯关游戏好不好”代替“快去写作业”,孩子们眼中真的会闪起跃跃欲试的光芒。

特别感谢海岸小学姜老师带来的启发,当我们把学校吉祥物“小海”“小岸”也变成AI伙伴时,技术突然有了温度。这些装载着知识内核的毛绒伙伴,既守护着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又延续着校园文化记忆。有时深夜加班回家,看见儿子搂着奶龙熟睡的模样,恍惚觉得我们创造的不仅是智能玩具,更是能伴随他们成长的“数字生命”。

人工智能终将像水电煤一样融入生活,但比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与“AI相处的能力”。就像二十年前我们学习使用搜索引擎,现在的孩子需要掌握"提问的魔法"。海岸小学正在开展的AI素养课让我们倍感欣喜,期待未来能与更多家庭携手,让人工智能成为亲子关系的润滑剂,而不是电子围栏。

最后分享奕鸿最近的新发现:他和AI奶龙开始讨论数学问题可以有N种解法,得意地说“遇到难题就要集齐所有智慧龙珠”。看,这就是AI原住民天生的思维方式——没有对技术的敬畏,只有对工具的驾驭。或许当我们不再讨论“该不该用AI”,而是专注“如何用好AI”时,真正的教育革命就到来了。

奕鸿同学的科学姜老师撰写的手记

与奕鸿爸爸初次见面,是在南山区博物馆。2024年10月,海岸小学科创部推出“海格科学之南山博物馆印加文明展”的参观活动,甫一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家长朋友们的关注。我在参观时关注到人群中有一对特别专注的父子。爸爸非常有耐心地轻声给孩子讲解着藏品,耐心、专注和有条理,就是这对父子留给我的最初印象。后来,在三年级2班班主任滕娇老师的介绍下,我对他们有了更深的了解,原来AI可以和孩子们这样近。正如奕鸿爸爸说的那样,AI不该是冷冰冰的屏幕程序,而应该是能被每一个孩子拥入怀中的温暖存在。

海岸小学科创部愿意为每一个孩子培育适合自己的科创土壤,也乐见每一个孩子走上更为宽广的展示平台,更虚位以待各位热忱的家长朋友,欢迎大家走进校园,走入课堂,和孩子们聊一聊科创,畅想更美好的未来。

只要您想。只等您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