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东讯 (记者 牛玉娇) “今年通过互助县人民医院的线上指导,巴扎卫生院成功开展了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三例心律失常病人救治,经青海省胸痛联盟认证,成为青海省首家能独立开展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乡镇卫生院,这标志着基层胸痛救治能力取得历史性突破。”7月3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护士长王丽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依托全县乡镇卫生院救治能力的提升,互助县人民医院率先在全省建设胸痛救治单元,构建起互助县“全域覆盖”的急救网络,在提升急性胸痛救治能力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王丽基介绍,巴扎藏族乡距离互助县城60多公里,以往这类患者需冒险转运,途中死亡率较高。今年,为进一步加强区域内医疗协作,互助县人民医院依托自有胸痛中心,与全县21家乡镇卫生院签订联合救治协议,在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的专业指导下,已在乡镇卫生院推进人员配置、技术标准、药物配备、流程优化、转运机制等多方面的体系建设。医院计划在2026年前建成覆盖全县的“心电一张网”工程,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据了解,通过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互助县将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救治网络,实现“专家在线指导+药品设备下沉+基层能力提升”的三重保障,确保急救服务覆盖到每一个角落,这对偏远山区群众来说意义重大。这也是互助县医共体建设成效的缩影——通过“县乡一体、资源下沉、智慧互联”,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向基层延伸,为群众的健康福祉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