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晨,位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拱拢坪国有林场里,60岁的张建、张忠、张华三兄弟带上工具,又踏上熟悉的巡山路。松针在脚下沙沙作响,这是他们与山林相伴44年的独特“对话”。
7月1日,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拱拢坪国有林场里,张建、张忠、张华三兄弟正在护林的路上。
7月1日,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拱拢坪国有林场里,张建、张忠、张华三兄弟正在检查树木的健康状况。
作为第一代林场创建者张世德的儿子,三兄弟从小跟着父亲在荒山上育苗种树。1981年,16岁的他们接过父亲的护林杖,成为“林二代”护林员。44载寒来暑往,兄弟仨踏遍林区每寸土地。春节防火期,他们在山头吃年夜饭,暴雨来袭时,冒雨排查塌方隐患。累计穿坏120多双胶鞋,磨破的工作服挂满值班室,却换来了5万余亩林海的盎然生机,森林覆盖率达95%,昔日荒山变身“天然氧吧”。
7月1日,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拱拢坪国有林场里,张建、张忠、张华三兄弟正在检查树木的健康状况。
7月1日,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拱拢坪国有林场里,张建、张忠、张华三兄弟正在为受损树木进行标记。
如今即将退休的他们,仍每天记录树木生长日志。“退休不退岗,我们还要教下一代认树、护林。”张建语气坚定。
7月1日,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拱拢坪国有林场里,张建、张忠、张华三兄弟正在护林的路上。
7月1日,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拱拢坪国有林场里拍摄的夏日美景。
从父亲那代人的拓荒造林,到三兄弟的接力守护,这片土地见证着两代护林人的青春接力。当被问及坚守的意义,张忠指向漫山新绿说:“你看这林子,就像一座宝库,必须在咱们手里健健康康的。”
作者:罗大富
来源:众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