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合肥,地处江淮之间,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旧誉为“中原之喉”。既是历史上南北征战之地,又是南来北往之交通要塞,同时山水秀美,古称“山水淮西第一州”。合肥兼具地利之险与风景之美,自然既是历史上英雄人物驰骋沙场,实现雄伟抱负的英雄之城;也是才子佳人、名臣将相喜爱的山水之城。本周的安徽人文讲坛,讲席嘉宾将和大家一起“诗话合肥”。
自三国时期魏吴对峙,到晚清太平天国运动,诸多著名战事在合肥战场上拉开,曹操、张辽、周瑜、鲁肃,到韦睿、李光、曾国藩、李鸿章、江忠源等,或成为合肥诗史上不断吟咏缅怀的对象,或也弄笔作诗,歌咏自身在战乱时代的心曲。而何晏、包拯、姚铉、李公麟、李天馥等本地名儒名臣,也既是诗人们致敬的先贤,也歌咏山川,留下了璀璨篇章。
合肥的佳山水既吸引了行经或流寓此地诗人的目光,也是合肥本地诗人流连往返的所在。蜀山、浮槎山、冶父山、巢山、八公山、镇淮楼、香花墩等名山胜迹,逍遥津、巢湖、黄陂湖、白湖、濡须、柘皋河、筝笛浦等秀水要津,在历代诗人中不断吟咏。因而在合肥的历代诗篇中,既有英雄梦的抒发与歌颂,也有山水情的徜徉与流溢,还有南北之间大都会人间烟火的温暖情愫,合肥许之以“江淮风流第一城”,实不为过。
如果您对本场讲座感兴趣,可于4月13日(本周日)下午,前往省图书馆东二楼学术报告厅听讲。
讲席教授
傅宇斌 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香港中文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高校“中国诗学话语体系建构”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兼任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理事、云南省西南联大研究会副会长。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文哲研究集刊》《光明日报》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在商务印书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出版《现代词学的建立》等著作8部,获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4次,获“季镇淮钱仲联任访秋学术奖”二等奖、中国词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大皖新闻记者 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