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的管辖地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这是《刑事诉讼法》确定的基本原则。
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具体涵盖用于实施犯罪行为的网络服务使用的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服务提供者所在地、被侵害的信息网络系统及其管理者所在地、犯罪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使用的信息网络系统所在地、被害人被侵害时所在地以及被害人财产遭受损失地等。
在必要时,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对于涉及多个环节的网络犯罪案件,实施帮助行为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地、居住地或者被帮助对象的犯罪地公安机关均可以立案侦查。
对于有多个犯罪地的网络犯罪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或者主要犯罪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如有争议,按照有利于查清犯罪事实、有利于诉讼的原则,由共同上级公安机关指定有关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对于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大网络犯罪案件,如果由异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更有利于查清犯罪事实、保证案件公正处理,可以由公安部商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网络安全部门负责网络攻击、黑客入侵、网络病毒传播等行为的侦查和打击。
互联网企业应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对违法违规发布或者传输危险物品信息的行为,应立即停止传输并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
综上所述,网络犯罪的管辖地主要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负责,特殊情况下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或共同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网络安全部门和相关执法机构也承担一定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