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宇航员鞋子是什么牌子(航天员穿上天的跑鞋什么来头?)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2 08:35:11    

在太空遨游了183天的“神舟十三号”,终于成功返回地球了!

为什么离开地球这么久,“神舟十三号”上的三位航天员保持着良好的状态?

原来是“太空健身房”大功劳!

为了让身体在失重状态下保持骨骼强壮,防止肌肉松弛,三位航天员每天都要在“太空健身房”里面锻炼。除了健身房之外,他们的运动装备也让老百姓十分好奇。

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宇航员们脚上的“太空跑鞋”了。看他们在太空中步履如飞,轻松自如,跑起步来太过瘾了!其中,跑鞋上熟悉的“安踏”LOGO也显得引人瞩目。

中国的宇航员穿着中国的跑鞋在太空里跑步?没毛病,这很合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安踏呢?这双“太空跑鞋”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带着这些问题,小编花费一整天的时间,在网上搜罗了各种素材,梳理出这双“太空鞋”的故事。

1

为鞋子插上翅膀

耗时三年终获“世界第一轻”

“我们一开始并不知道安踏‘氢跑鞋’被中国航天员带上天了。”作为安踏集团氢科技鞋材研发牵头人,连梁志新自己还是在央视新闻上发现自家鞋子“上天”了。

“航天员舱内用鞋要‘柔性’,保护脚部安全与舒适,而安踏氢跑鞋3.0很好地符合了这一技术要求。”专业人士说道。

当然,这次“氢跑鞋3.0”之所以会被宇航员们选中,也是因为它足够轻!氢跑鞋实现了男款41码、单只鞋仅99g的重量,鞋底密度降低至0.1g/cm3,仅为羽毛的1/5,创下慢跑鞋WRCA认证的世界最轻纪录。

99g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平时吃的鸡蛋一般是50g一个,也就是说,它比两个鸡蛋都要轻。

为什么这双鞋能做那么轻?那是因为这款鞋的鞋底材料源自机翼内部的航空级超轻材料。

据悉,安踏氢跑鞋的背后是研发团队耗时1000多个日夜的精力和努力。

当2017年刚接到寻找一种制作鞋底的全新轻型材料的任务时,梁志新就已经有了“跨界”的想法。

“如果只局限于鞋展,看到的永远都是别人已经做过的东西,而安踏要的是创新。”梁志新带这团队不知道跑了多少的车展、航展。期间,他们团队测试了60多种材料,直到最后,找到了这个来自航天科技的新材料。

如何实现航天级硬度到运动级弹性的转变?如何兼顾超轻的特性和物性的稳定?如何将大倍率发泡的报废率从50-60%下降到趋近于0?如何从小批量测试过渡到大规模量产······

“当我们拿到这个材料的时候,发现工厂里现有的设备和工艺流程,没有办法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安踏集团鞋生产鞋材技术负责人罗小傅对新材料应用的过程记忆犹新。

据悉,仅设备调整就不下十几次。模具也要重新开发,尽量降低产品的报废率。新材料融化的温度较高,厂里当时现有的蒸汽温度不够······每天忙到三更半夜,就为了实现这款材料从机翼到鞋底的转化。

创新之路从来都不好走,它遍布荆棘,无数次的失败铺就挑战者脚下的基石,最终,凭借着智慧、坚毅与决心,安踏集团研发团队将这一憧憬变为了现实。

2019年,安踏科研人员终于实现了把航天科技应用到制鞋技术的突破。最终也就成就了安踏的“氢科技跑鞋”系列。

如何做到更轻、最轻?安踏的研发团队从未停止。当时市面上最轻的鞋只有100克,如何超越它?这个挑战,激发了安踏研发团队向更高的山峰攀登的勇气。

打造好了鞋底,继续攻克帮面。市面上最轻的数十种材料,被一一比对、测量、实验。从补强材料的选用,到轻质鞋带的开发,再到结构的设定……每一个部件的调整都要上称。

“做氢跑鞋系列这几年,我们用坏了2个电子称。大家都调侃(这样精益求精的细致)就像在造原子弹。”

无数次的开模,突破传统的生产制作技术的各种尝试,孔洞式内衬、熔断代替针车、特殊超细/异形复合结构……

2019年4月,安踏氢跑鞋1.0投产,当年销售即破百万双。

2020年,氢科技跑鞋2.0诞生;2021年,氢科技跑鞋3.0面市,而这双3.0的跑鞋也成为中国宇航员的心仪之选。

从0到1的突破很难,但更难的是不断挑战自我,在科技研发之路上的永不止步!

从机翼到鞋底,从天上到地下,从世界第一到遨游宇宙,无论是鞋还是安踏,同样作为中国优秀的品牌的中国安踏与中国宇航有着共同的使命。

就像中国航天事业对科技高峰的不断攀登一样,安踏对自主研发和创新的的追求也一直没有停歇。

这条“太空鞋”的上天之路的背后,凝聚了安踏集团数百位科研人员对创新的坚持,对研发的执着。掌握自主创新,就是掌握自己的前途。安踏与中国航天一道,立志于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典范!

安踏,当之无愧。

2

超三万组脚型大数据

设计出最适合中国人的鞋

仰望星空,北斗璀璨。

想要做出最适合中国人脚型的鞋子,你需要一个脚型数据库。

“因为要追求极致的轻量化,所以在楦头的设计上就要有更多的考量。”安踏集团运动科学实验室副总监郑志艺表示,正是结合中国人的脚型数据做出的楦头,才能被中国宇航员看中。

早在安踏签约CBA的时候,安踏集团的数据研究团队就对CBA球员进行一一测量脚型。

“每个球员的脚都不一样,我们需要一对一精准测量和分析,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他们的球鞋。”安踏集团运动科学实验室高级研究员杨礼表示。

2005年,安踏成立了国内首个高科技的运动科学实验室,并与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合作,第一个合作项目便是“专业篮球运动员脚型规律研究及标准楦型设计”。

“运动鞋基本是舶来品,外国人的脚型相对比较瘦长,并不完全适合中国人。而中国运动员穿着不适合自己脚型的运动鞋,就容易发生各种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出现磨脚的情况。”

作为行业内的领军者和风向标,安踏的数据库就像是一个标杆,引领了行业内其它品牌的关注与效仿。

时至今日,安踏的脚型数据库里已经有三万多的中国人脚型数据。每一个安踏鞋鞋楦的诞生,都有着脚型数据库的支持。

像“氢跑鞋”这样的面向更多普通消费者的产品,在最开始就会根据适用人群的需求挑选合适的鞋楦。然后,再根据数据库里的记录,挑选有着适合脚型的人来进行实际试穿,根据他们的体验再做调整。

脚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安踏已经从2005年就开始进行这件事,但今天他们依旧一步步踏实地走在向前的路上,一刻都不曾松懈。

“中国人群的脚型分布的范围实在太广了!要怎样才能保证数据涵盖到了绝大多数人群?如何才能体现‘最适合中国人脚型’的最字?这一直是一个需要克服的难题。”郑志艺表示,脚型的细微变化,可能需要十几、乃至几十年的时间去跟踪。

从测量技术上,最早的人工测量已经被更为先进的3D扫描所取代。而以“世界的安踏”为发展方向的安踏,并不仅满足于中国人脚型数据的搜集和研究。安踏脚型数据库,联合国内外的研究机构,为世界所有人民的健康运动做贡献。

只有脚踏实地、站稳脚跟,才能追逐梦想、仰望星辰。

安踏,正是如此。

3

不断攻克行业“掐脖子”技术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科技!

2022年北京冬奥会,更成为了安踏展示其强大的科技实力的舞台。

天才少女谷爱凌的“龙纹战袍”、武大靖的“冰上鲨鱼皮”,以及奥委会主席巴赫的定制服装,乃至开幕式上国家运动员、冰壶队、冰球队皆为“安踏智造”。

与此同时,安踏还为钢架雪车、短道速滑、单板滑雪等12支中国运动队打造了专业比赛装备。借助安踏众多“黑科技”的加持,中国队取得了自从1980年中国首次参加冬奥会以来的史上最佳成绩。

去年9月,安踏首次举办了以发布创新成果为内容的科技大会,主题为“动创未来”。并在此次大会上发布了又一核心中底技术——氮科技。

安踏集团始终坚持“创新为企业生存之本”,不断地加大研发投入。截至目前,安踏集团已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建立了全球设计研发中心,吸纳了200多名来自1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设计研发专家,累计申请国家创新专利超2000项。预计到2030年,还将累计投入超200亿元强化科技自主研发,升级全球科研创新中心。


今天,“太空鞋”陪伴着中国宇航员成功返回地球,跨出了中国运动鞋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步。

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中国航天创新精神不谋而合,这是安踏继奥运的辉煌之后,又一次和国家一起站在了备受瞩目的世界舞台上。

今天的安踏,已经成为“国之大器”的代表,更是民族品牌的骄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