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地级市,别名“珠城”,北部湾城市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部湾东北岸,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地形平坦开阔;气候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典型的亚热带特色。辖区总面积3337平方千米;北海市下辖3个区、1个县: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合浦县;市政府驻海城区和平路。截至2022年底,全市常住人口188.10万人。2023年,北海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750.91亿元。车辆牌照代码为桂E。
北海市地图
民国十五年(1926年),成立北海市。北海市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中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历史上是云贵、川、桂、湘、鄂等省与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集散地之一;同时,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列入全国首批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是中国西部唯一同时拥有深水海港、全天候机场、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城市,曾入选“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并获得中国十大秀美之城。
北海市政区图
北海市是中国古代南方越族居住﹑繁衍的地方。二三千年以来,不同地区的移民在不同时期迁居于此,造成北海姓种繁多,语言多样。据《廉州府志》载称:“俗有四民:一曰客户,居城郭,解汉音;一曰东人,杂居乡村,解闽语,业耕种;一曰俚人,深居远村,不解汉语;一曰蜒户,舟居穴处,亦能汉音,以采海为生。”该志中所说的“汉音”,指的是粤语和话(客家方言);“闽语”,指的是闽南方言,即今市属合浦县内的“军话”;“俚人”,指壮族。明清期间属于廉州府所辖的今钦州市钦北区和防城港市防城区、东兴市一带分别划归钦州市和防城港市所管辖,所以北海市内无聚居壮族居民。北海市居民所使用的语言主要有属于粤方言的北海白话(含南康话)疍家话、廉州话(含佤话,海边话),属于客家方言的话和属于闽南方言的军话。
北海市政区图
北海市境内大陆部分是一个呈犀牛角形的半岛,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地形平坦开阔,海拔一般较低,属滨海平原;海岛部分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一般比大陆部分稍高,属火山岩台地。滨海平原为大陆区的主要地貌单元,地势平坦,总的趋势由北向南微倾斜,地表略有起伏,南部起伏甚小,北部起伏略大,组成物质为第四纪的粘土质砂、砂质粘土和砾砂等松散沉积物;属以冲积为主的滨海平原。其上零星散布着基岩孤立残丘,发育数条小河流、小溪,沿海岸发育海成地貌,西北部为海蚀地貌,南部为海积地貌。海岸地貌分布于大陆区、涠洲岛、斜阳岛沿岸,分为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两类型。
海城区
银海区
铁山港区
合浦县
北海市政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