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片”与“花絮”,台前与幕后,哪个更受关注。
大家看电影或综艺节目,都知道因为背后有导演过程、有拍摄过程、有剪辑过程。我们最后看到的正片是经过一系列加工制作后的成品,相对更完美。大家看到的和最关注的也是最后的正片或成品,也就是只关注结果,很少去关注前面的过程。
正片是最后展示给观众的内容,是台前,而制作的过程是幕后,但无论影视节目还是综艺节目,因为现在都是数码摄影没有浪费胶卷的顾虑,所以,摄影师往往都会把前期的整个制作过程给拍摄下来,所以就有了花絮,有了幕后的各种NG,或笑场、或搞笑、或感人。
很多大片在播放的最后,偶尔也会播放一小段花絮,有时候也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要么让观众会心一笑,要么让观众知道原来是这样拍成的,脑洞大开、深知光鲜背后的不易。
但整体来讲,花絮毕竟躲在幕后,大家对正片的关注度自然要比对花絮的关注度更高,而下来再去深入研究花絮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
二、花絮才是不容错过的大片。
没有过程,哪来结果。花絮是成片的制作过程的真实记录和场景再现。哪里NG过,原因是什么,怎么改进的,都有记录。
花絮如同会计师出具财务审计报告的工作底稿,如同律师办案的代理思路的手稿,有其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是成就大片的基础。
外行看门道,真正想要看清行业内部的门道,弄清一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去看类似于花絮一样的东西,精彩性不亚于看最后的成品大片的。可以让我们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还能总结中间的经验教训。
所以就有罗胖跨年演讲还会在跨年演讲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做一个《披荆六记——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幕后花絮》的主题的输出。
我们看到是罗胖倒数十个数一分不差的讲到新年钟声敲响,感叹他这种对时间的准确把握。幕后却是整个团队几十个人对时间节点的精准把握和控制:
是罗胖这位总指挥、总导演作为核心人物的带节奏;是脱不花跟着罗胖在深圳龙华书城的每层楼的演播现场的跟跑提醒每一段是否超时了不枉摔的一跤;是导演、导播、键盘、屏幕、灯光、音响等各工种人员对4.8万字逐字稿的熟悉和高效配合;还有发到每个工种工作人员手里的全场32个环节的流程表。
对表对进度,解决现场、卫视直播、网络直播三条线时间轴不统一的技术问题,卫视要延迟20秒播出,现场要比北京时间提早20秒开始,现场和卫视播放的开场片不一样,视频时长也不一样,三条线都需要在罗胖上场的那一刻同步开始,分秒不差。
罗胖经过3000多天的罗胖60秒练就了对时间精准的把控能力,但为了万无一失,舞台正前方还是摆放了计时器。
更别说他们如何设置松紧带时间、设置跨年提示音,掌握串场片的播放,利用好时间积木的原理把控现场任何一次集体唏嘘、全场爆笑,主讲人的任何一个肢体回应所吃掉的时间。科学的将长达4个小时的演讲时间分割成3分钟为单元的时间积木,把每块时间积木控制在3分钟之内,一旦出现不可挽回的超时,就会下狠手拆掉一块积木。
这还仅仅是跨年当天晚上工作出现的花絮,还不包括疫情不确定性带来的之前的工作花絮。所有这些幕后的工作和准备,对最后的台前的呈现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罗胖跨年演讲的金句、PPT可能让你激动不已,但真正精彩的是幕后和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