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履”出现得较早,于省吾先生认为最早见于殷商时期。
关于“履”的造字本义,《说文》释为“足所依也”。古人称鞋子为“足衣”,根据“足衣”的材料和款式不同又有许多不同的称呼,比如:履、屐、屣、屦、舄、靴、鞮、鞜、靸等。换句话说,“履”在古人眼里就是“脚所穿的鞋”,又常作为“鞋的统称”。但从古籍史料来看,“履”在战国以前又常用作动词,最著名的就是“如履薄冰”。
“如履薄冰”现在是成语,其最早出处是《诗经》。查了一下,在《诗经•小雅》中至少有两处出现了“如履薄冰”,分别是在《小旻》和《小宛》。
根据历代大儒名家的研究,《小旻》和《小宛》应该是讽刺西周末期的周幽王(也有认为《小旻》是讽刺周厉王)。
所以,“如履薄冰”至迟在西周已出现。
《小旻》中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小宛》中是“如临于谷,如履薄冰”。
二者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一一“行事谨慎”,后人又将其合并为“临渊履薄”或“履冰临渊”。
关于成语“如履薄冰”,词典中释“履”为“践、踩在上面”。
下面,笔者从说文解字角度来谈谈“履”的造字本义到底是什么。
1.现代汉字“履”,从“尸+彳+复”。
但非常有意思的是,“履”有许多异体字,几乎都与“舟”相关。
2.向上朔源至小篆,发现小篆“履”确实是含“舟”,本是从“尸+彳+舟+夊”。
这里先要搞清楚其中的符号“夊”。
“夊”、“夂”和“攵”是三个不同的汉字。
“夊”,音suī音,意思是“行不举足”。
所谓“行不举足”,比如:乘坐车、舟、轿等工具前行。
按此思路,小篆“履”从“尸(人)+彳(行)+舟+夊”,其表意的应该是“一个人乘舟而行”。
所以,从小篆“履”到现代汉字“履”的演化,发生了两处明显变异:一是“舟”的异化,二是“夊”讹化为“夂”(这一点只有我们台湾省是保持了“夊”)。
3.继续向上朔源,西周金文“履”是“一个(大眼)人立于舟上”,而这也可以解释成“乘舟而行”。
4.最后,再看于省吾先生给出的商代“履”:“一个(大眼)人”下画“一横”。
脚下这一横会是“舟”吗?
5.释疑解惑
问题一:商代“履”中为何无“舟”?
按常理,“舟”在甲骨文中大量出现,包括作为其它文字的构件也是相当成熟的。
问题二:从西周金文到小篆“履”,都是“人立(乘)舟而行”,为何会引申到“足衣”?
所以,这里的“舟”应该有其他内涵才能变成“鞋”。
个人思考:
综合上述两个疑问,强烈感觉“履”中之“舟”是另有其义。
西周人已经创造了“如履薄冰”一词,后人将“履”释为“践、踩其上”,这是非常值得商榷的。要知道,冰无论薄与厚,直接用脚踩于其上都是很滑的,几乎不能正常行进。这不由让我想起了“滑雪板”一一世界上最早的彩绘人类滑雪形象的古老岩画,出现在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它将人类滑雪的历史,直接推至1.2万年以前,从而使“新疆阿勒泰是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这一学说最终得到世界公认。
下图是马皮滑雪板(又称“察纳”),据说最迟出现于数千年前。
“滑雪板”,不是“水上舟”,所以这就能解释为何在商代文字“履”中只在“脚下加一横”了。但在古人眼里,显然滑雪如同“脚踩两条船”,所以这也解释为何从西周金文开始“履”中含有“舟”了。
结论:
1.汉字“履”的造字本义是“滑雪”,“人踏滑雪板而行”。
2.由“滑雪板”引申出“履”的“足所依”之意,即后来的“足衣(鞋)”。
3.在滑雪溜冰过程中,很多时候可看作“行不举足”,这也契合小篆“履”中所含的构件“夊”之意。
4.在《汉典》中,又查到了古文字专家认证的西周晚期金文“履”,其右下是“两短横”,既可视作“2滑雪板”,又可解为“仌(冰)”,更加可以佐证“履”是“滑雪溜冰”。
5.当把“履”之本义解读为“人踏滑雪板而行”后,对“如履薄冰”的理解就会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一一“象在薄冰上滑行”,而不是“象踩着薄冰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