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月字的来历(赏析“月亮”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4 13:47:43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每每想起“月亮”,儿时吟诵的诗句就会悄然涌上心头。熟稔着杜甫,苏东坡对“月亮”的寄托,再附身回首千里之外的亲人,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月亮”本是天空中亘古不变的一颗星。说它不变,是因为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它就已经悬挂于广阔的天际中,细心守护着地球上每一寸土地,每一种生灵。

但“月亮”又是瞬息万变的。阴晴圆缺,潮起潮落,它在不断变化中掩饰着自己的美妙,并将它们播种在人们的心中,开花结果。

月的文化,对于每一个居住在地球村的百姓而言,都同样重要。

尽管如此,东西方文明中的“月”确实也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起源”,“传说”和“寓意”上。

“月”字的起源

在西方,英语会将“月亮”通俗地称为“moon”。它的起源要追溯到近万年之前的原始印欧语“mḗh₁n̥s”。

“meh”这个词根,本有“测量“或”勘测”的意思。即代表“月亮”是一种可依据的古老时间单位。

后来在原始日耳曼语料中,“mḗh₁n̥s”逐渐演变为词语“mēnô”,最后才出现“moon”的具体原型,即古英语中的“mōna”。

而另一种民间说法,会将月亮称为“luna”或者“selenic”。尽管后者目前已经用于指代化学元素“硒”,但是它曾与古希腊语的月亮“ σελήνη (selḗnē)”同根同源。

原因在于,早期希腊以及罗马神话中,“Selene ”和“luna”分别是“月之女神”阿耳忒弥斯和戴安娜的绰号(有时候“luna”也是所有月亮女神的统称),所以那些崇敬月文化的先民会直接用这两个词汇描述月亮。


在我国,“月”字首先是一种象形文字。

古文月字像半月形。月,亦称月亮或太阴。同时也常指以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单位,即“月份”。

月也做偏旁,用月做意符的字,一类是与月亮有关的,如:朔、望、朗;还有一类是由肉(篆文中的月和肉很像)变来的,如肘、胆;也有由舟变来的,如:朕。

早先,“月”和“夕”在甲骨文中本是同一个字,后来在不断演变中才出现分化。

人们通过肉眼观察,发现月亮有圆缺变化。所以描述月满用

月缺时即:

最终决定以月缺时的“半圆”文字代表月亮:

后来,为了描述半圆形天体发光的特性,古人又在其中间加了一点“竖”:

此后,金文和篆文都继承了“月”字的甲骨文写法,直到隶书出现,它才失去原有的“半圆形”并演变为

另外,由于篆文中的“月”字和“肉”字十分相似,所以在合体字中的“月字旁”通常与肉类有关。

这是篆文中的“月”字

这是篆文中的“肉”字

“月”的传说

在希腊神话中,月之女神名叫阿耳忒弥斯(或译为亚底米)。

她和罗马神话中的戴安娜一脉相承,是月亮女神与狩猎的象征,也是奥林匹斯十二大主神之一。

相传,宙斯曾和提坦女神勒托交好,先后生下了月神阿尔忒弥斯和太阳神阿波罗。但是姐弟两自此呱呱坠时起,就为争夺头衔而大打出手。后来还是生母勒托亲自出面才确立了阿尔忒弥斯老大的地位

作为月神,阿尔忒弥斯的晚妆是新月冠,白色长衣,手持火炬。打猎时,她身上会挂着银弓,驾一辆由有金色鹿角雌鹿拉动的银车,由一群呼啸的猎狗为其开路。

相传,在阿尔忒弥斯三岁时,父亲宙斯本要送她礼物,但阿耳忒弥斯却选择了永远的贞洁,并与一群发誓永保贞节的随从远离人世的山林。

因此她也是奥林匹斯三大处女神之一,有保护处女贞洁和妇女生育的职能。作为阿波罗的孪生姐姐,她也被称为光明之神或者明月之光。

后来,在中世纪时期,尤其是巫术盛行的年代,阿尔忒弥斯被女巫们信奉为魔力的源泉。

所以每当月圆之夜,女巫们就会点燃篝火献上祭品(活人),以求月之女神的赐福。

因此,在公元10世纪,基督教颁布的《主教会规》明确对那些“相信自己在晚上与异教徒的女神阿尔忒弥斯/戴安娜一同骑着野兽飞跃天际”的邪恶妇女进行了谴责。

然而,不同于希腊神话的唯美,在北欧人眼里,月亮之神理应是一位男性角色——即月之驭者,玛尼(Mani)。

玛尼是北欧神话中的月亮驭者,是月亮的化身。他是巨人蒙迪尔法利(Mundilfari)的儿子,其姊妹苏尔(Sol)是太阳的驭者。

玛尼的月车,由一匹名为亚斯维德尔(Alsvider)的神马拉着,经常在黑夜的半空中极啸而过。

然而,看似潇洒的玛尼却还有一位死敌,是一只名为哈提(Hati)的天狼。

这匹天狼总是在车后追逐月亮,妄想把它一口吞下——所以,当他追上月亮时,就会发生月蚀,此时地上的人们必须敲锣打鼓以吓走天狼保全月亮。

但当诸神的黄昏到来时,哈提终将会把月亮一口吞下,这也就是月全食的由来。


相比,我国的“月”神话显得更加生动和活泼,其中以“嫦娥奔月”最为著名。关于它的故事版本有很多种。

《淮南子·览冥训》有云:“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有一说,后羿是远古时期有穷国的国王,他力大无穷,勇武善射,但性格暴戾,滥施苛政,弄得民不聊生。

后来,后羿在王母娘娘那里觅得了长生不老药,意要永久控制王国的百姓。他的妻子,善良美丽的嫦娥得知此事后,为了挽救天下苍生,不得不盗取长生不老药,随即化作仙子飞向月亮,成为月宫中的神女。

还有一种流传最广的版本:即远古时期天上突然出现十个太阳,炎热的天气让百姓困苦不已。后来有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名叫后羿,他即时出现,并拉弓射掉了其中九个太阳,只剩最后一个来照耀人间。

于是,后羿的威名在坊间流传开来,许多人慕名拜师。其中就包括一个叫逢蒙的小人。尽管此人奸诈卑鄙,坏事做尽,但后羿还是好心收留了他。

一天,昆仑山的西王母突然赏赐给后羿一颗长生不老药的仙药,但后羿因不舍与其善良美丽的妻子嫦娥分开,便没有服用,只将药丸藏于家中。

但是小人逢蒙不知怎么得到了这个消息。在八月十五日这天,他趁后羿外出,独自潜入其家中,并逼迫嫦娥交出药丸。嫦娥知道逢蒙是奸人,为不让他的诡计得逞,只好无奈吞下这颗长生不老药。

谁知道,她忽觉脚下一轻,遂化成仙女模样飞往月亮。得知消息的后羿在其身后苦苦追赶,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孤独成仙。

后来,每当后羿望向月亮时,都会看到妻子独自倚在一棵桂树旁,身边只有一只玉兔为伴。

乡亲们为纪念勇敢的嫦娥,会在院子里摆上她平日爱吃的食品,并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当然,关于月亮,我们也有一位男性神话角色,他就是吴刚。

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就曾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

但他后来犯了严重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令其每天都要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但是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

所以,吴刚只得留在月宫不能脱身。

“月”的寓意

在西方,“月”首先是纯洁的化身。

希腊神话中,月之女神阿尔忒弥斯就是著名的处女神,是圣洁光明的代表。

然而,月又与超自然现象有着不解的渊源。

中世纪女巫盛行的时代,不少妇女笃信月光具有神奇的魔力,可以赋予人魔法。在我之前的文章《猎巫运动的牺牲品,月圆下的怒吼——详解欧洲历史的“狼人”文化》中,也明确提到过,不少人认为“狼人”会在月圆之夜变得狂躁不安,然后变身成狼。

所以满月也是黑暗力量的化身。

另外,中世纪的占星师们也不会放过“月亮”这个独特个体。他们认为月亮是巨蟹座的守护星,是一颗吉星,象征着人们的情绪和习惯。

而月亮所在的宫位,则代表着个人情感所表现的生活领域。

但在炼金术士的眼里,月亮又有着不一样寓意——他们认为金、银、水银、铜、铁、锡、铅分别对应着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

所以,月即与银相关,在提炼药物时,炼金术士会完全按照对应法则来进行试验。

在一些西方文学作品中,月有时是“美丽”,“温柔”的化身。

法国诗人鲍尔·魏尔伦的《白月亮》曾这样描写到:

白月光,洒在丛林上,每一根枝,每一片叶,都发出一个声音,噢,亲爱的;

池塘,深澈的明镜,在黑暗中映出,风中舞动着的,柳枝的身影;

梦,正是时候,宛如苍穹中那星球头上的,巨大而温柔的,抚慰。

而月有时也是“丑陋和嫉妒”的代表。

例如,罗密欧将朱丽叶比作太阳的同时,也不忘表达对月亮的不齿。

“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阳!赶走那嫉妒的月亮,她是因为女弟子比她美得多而气得面色惨白了。”


在东方,除了上述的“纯洁”,“美丽”,“丑陋和嫉妒”等文学意象外,我们还把月的概念注入到佛家和道家思想中。

在早期道家思想中,日月即代表阴阳。月是夜明之神,称为“月宫黄华素耀元精圣后太阴元君”,作女像,以白色月光为饰。

倡导“存思日月在身边以辟邪”,即日月代表光明和众多神灵,可以制服各种邪害。

“存思日月在患处以疗疾”,即日月精华可以治疗疾病。

以及“郁仪结研奔日月法”,意为招引日月之精神可以上奔日月,通天光,飞太空之道。

同时,月亮的阴晴变化,也顺应了道家独有的智慧——“月有阴晴圆缺”,是自然的法则,是不变的定律。所以,人需保持“平常心”对待眼前的变化,只有以不变,才能应万变。

“上善若水”,“以柔弱胜刚强”,也是道家对待明月的哲学。

在佛教文化中,月有时是真理的代表,有时代指时间流逝,还有时却是妄想和杂念的化身。

《楞伽经》卷四说:“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着名字者,不见我真实。”愚人只看到指头,而看不到月亮。运用语言宣说佛法,如同用手指指月亮。手指是语言,月亮是真理。而执着于语言文字的人,是看不到真理本身的。

月在佛经中也常用来比喻众生的妄想、杂念。

如《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粗缘影为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过去有弟子问“如何是第二月”,其师答:“捏目看花花数朵,见精明树几枝花”。“以手捏目”的典故出自《楞严经》注:“人以手捏目望月遂成二轮,取其捏出者为第二月。……第二月虽非真月,然离真月,亦无第二月之可见。”禅宗认为语言文字都是第二月,我们不要执著这种妄念,要摆脱语言文字(第二月)的束缚。

月在佛教中还被用来喻指时间的迁流变化。

如佛陀曾在《楞严经》中讲白月黑月,而不说圆月缺月。在佛经中,白月指上半月,即初一到十五,从十六到三十的下半月称黑月。

当然,月亮被最多提及的,还是它所代表的思念之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诗人们无一例外地将一汪思念之情注入到皎洁的月光中,借此抒发对家国,友人,亲人的眷恋,以及自己的孤寂和落寞。

可以说,我们对月是有特殊感情的。这是一种根植于民族血液中的情感,也是牵动我们内心深处的伟大力量。


可见,其实东西方文化中的月,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大不同。

就像我们独特的道家思想,既观察到了月的自然变化,又将它上升到哲学领域,非常独特且包容。

所以在我看来,我们的月文化显得更加深厚也更富有层次感。

最后,值此佳节之际,也祝每位像我一样的游子,能够早日与家人相聚;祝福所有中华儿女,都能阖家团圆,享中秋安康。

相关文章